根據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評選制度,每隔五年,教育部都會重新評估雙一流高校建設成果,對于及格高校進行繼續扶持,對于不及格的高校將進行公開警示。
預計國家將會在2027年進行第三輪雙一流評選,2025年將成為全國各地高校沖擊雙一流的關鍵之年,畢竟重要的科研成果以及各項指標都要在今年完成布局。
國家發改委和教育部都已經明確釋放信號,第三輪雙一流評選將會進行適當擴容。讓更多普通本科高校都看到自己未來的評選希望,所以2025年開始都在積極準備。
大家都知道雙一流評選注重學科建設,將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學。因此,“雙非”高校是要學科達到全國頂尖水平,才能真正進入到最后的評選階段。
13所大學擁有頂尖學科,100%達標
根據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軟科將全國前3%(或前2名)作為“中國頂尖學科”的標準,以全國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作為“中國一流學科”的標準。
結合全國各所高校的具體情況來看,目前共計有13所雙非高校擁有中國頂尖學科或者中國一流學科,這些高校將率先脫穎而出,占據雙一流評選的優勢。
工科領域高校:
廣東工業大學的設計學和控制科學與工程、浙江理工大學的紡織科學與工程、浙江工業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
這4所高校建設的學科均已經達到全國前2%或者前7%的水平,達到985高校的學科建設標準,學科實力極為強悍,所以在學科方面已經是100%達標。
更為重要的是,這4所理工類高校都擁有國家級科研平臺、國家級科研成果、國家級科研項目,各個方面已經沒有缺點。所以第三輪雙一流評選這三所高校里面,必然有高校脫穎而出。
師范領域高校:
福建師范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和教育學,江西師范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山東師范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化學。這三所師范高校的學科都已經達到全國前7%。
教育部的雙一流評選政策里面提到,將會重點向師范類高校傾斜。師范類高校和其他類型的高校評選規則有所不同,除了看學科成績外,更看重人才培養和社科項目建設等。
比如師范類高校獲得的教學成果獎、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基礎教育研究項目等。以上三所高校整體表現得較為突出。目前已經得到省教育廳重點支持發展,上榜概率極大。
綜合領域高校
江蘇大學的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深圳大學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黑龍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這三所高校都擁有全國一流學科,也是挺進全國前7%。
江蘇大學和深圳大學在第三方機構排行榜里面都表現得極為突出,特別是是江蘇大學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擁有三個A類學科,而且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三大獎。
深圳大學的數學學科入選教育部101計劃,目前又重點打造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希望能在第六輪學科評估里面獲得突破,學校其他方面已經沒有弱點。而黑龍江大學則是“黑馬”,也是能滿足所有的評選條件。
醫學領域高校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和中西醫結合、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溫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眼視光醫學方向)。這三所高校的醫學實力已經達到國內頂尖水平。
從綜合實力來看,南方醫科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最為強悍,兩所高校都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而且還擁有多家全國頂尖的附屬醫院,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也承接有大量的國家級科研項目。
而溫州醫科大學則是最近五年崛起的新貴,學校最近兩年剛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臨床醫學里面的細分專業,眼視光醫學學科位居全國前三。
隨著中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中國人口結構在未來20年將會發生顯著變化,國家需要提前布局醫療養老產業,并且配備更多的基礎設施以及醫護人員,所以醫學高校將會是評選雙一流的重點。
總體評價
縱觀前兩輪雙一流評選,國家對于特色類高校有明顯照顧,綜合性高校上榜的概率有所降低。畢竟國家更希望建設出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學科。
再從國家發展角度來看,雙一流評選不單是各高校獲獲取政策上的支持,而是在國家戰略布局的要點,能有科研成果貢獻和人才貢獻,這一點非常重要。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看到理工類高校、農業類高校、醫學類高校每輪評選都有上榜,但是純文科類高校已經很難獲得評選機會。預測第三輪雙一流評選,依然會延續這種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