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小滿節氣了,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節自然界降水頻繁、氣溫升高、濕度增大,萬物進入了“小得盈滿”的繁茂生長階段。
專家示小滿是夏季濕熱漸盛的轉折點,養生需順應“天人相應”的中醫理念,結合氣候特點調整身心以適應自然界變化。
(一)清熱利濕,健脾寧心
小滿暑熱漸盛、雨水增多,人體易受暑濕邪氣侵擾,致濕熱邪氣蘊結中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濕勝則濡瀉,熱勝則腫。”濕性黏滯,熱性炎上,二者相合則見身重困倦、頭面油膩、口干苦、大便黏滯;脾為濕困,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乏源,加重肢倦乏力,久則累及心肺,形成脾虛濕盛、上熱下寒之格局。因此小滿養生應首重清熱利濕、健脾寧心。
(二)順應自然,護衛陽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夏養陽”,養生中遵循“夜臥早起”原則(晚11點前入睡,早5點后起床),午間小憩30分鐘以養心氣,注意早晚溫差及雨后降溫,及時添衣護陽;保持居住環境通風干燥,避免濕邪侵襲傷陽。
(三)動靜相宜,養心為先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指出:“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在小滿節氣選擇散步、太極、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動靜結合,修養身心,避免大汗傷陰。
專家表示,南北小滿養生有差異,應因地制宜。
南方濕熱氤氳,易困脾陽、蘊生暑濁,故養生側重清熱利濕、醒脾和中;
北方燥氣漸盛,易耗肺津、傷及陰液,故調攝宜滋陰潤燥、固護津氣。
來源:養生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