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聲里雨如煙,潤遍桑田又稻田”。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小滿時節,今年的小滿是在2025年5月21日,此時雨水豐沛,濕熱交織,像南方地區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江河漸滿”的一個情況,北方麥穗初盈,自然界濕氣升騰。
按照老輩人的說法,小滿后氣溫顯著升高,雨水增多,形成“外濕”環境;而人體脾胃受濕熱所困,運化水濕能力下降,易生“內濕”,內外濕邪相合,導致濕氣纏身。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會感覺到這個時候,食欲不振的一個情況,而且還很容易出現皮膚病等問題。
身體濕氣如果比較重的話,還容易導致四肢沉重、關節酸痛,甚至虛胖乏力,同時陽氣也會出現受損的一個情況,因為濕為陰邪,久積傷陽,易致畏寒、疲倦,這樣就容易形成“寒濕體質”。
小滿為啥要護陽趕走濕氣呢?
傳統醫學認為“春夏養陽”,因為脾主運化水濕,陽氣足則濕邪不滯,避免“濕困脾虛”。 另外,濕邪常與寒、熱夾雜,護陽可平衡體內寒熱,防止濕郁化熱或寒濕內積。而且這個時候護住陽氣的話,可以增強代謝,因為陽氣推動氣血運行,加速濕毒排出,減少水腫、疲勞感。
老話說“小滿不除濕,全身濕漉漉”,今日小滿,多吃4樣,護陽趕濕氣。多吃的4樣分別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樣:羊肉
很多人認為,冬天適合吃羊肉,夏天吃很容易出現上火的一個情況,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夏季,吃羊肉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它不僅容易消化吸收,還能補虛勞。
做法:把羊肉清洗干凈,放入鍋中焯水,然后把它撈出來,接著放入到油鍋中,炒香,再放入白開水,來點草果,放入一點鹽,燉的差不多的時候,來點胡蘿卜,然后吃的時候,調制一點蘸料就可以開吃了。
第二樣:山藥
在小滿前后,我們還可以選擇吃上一點山藥,它能增強補脾的一個效果,而且制作起來也比較的簡單,山藥,我們可以選擇那種淮山藥,這種含水量更大,而且也更容易熟透。
做法:把山藥去皮清洗干凈,切成條狀,或者片狀,鍋中放入植物油,燒熱之后,放入一點蒜末爆香,接著放入山藥開始煸炒,把它炒香,有肉末的可以來點肉末,放入鹽和醬油,最后來點雞粉,炒制入味就可以出鍋了。
第三樣:楊梅
到了小滿節氣,我們還可以選擇吃點楊梅,因為酸味收斂汗液,防止津液過度流失;楊梅消食化積,還能平衡濕熱。
做法:把楊梅清洗干凈,接著放入碗中加入少許的鹽,對其進行浸泡,浸泡好去掉水分,就可以直接開吃了。
第四樣:桑葚
桑葚可以起到滋陰補血的一個作用,而且這個時候吃上一點桑葚,它可以緩解緩解夏季耗氣傷陰,預防濕熱導致的虛火。而且桑葚還能起到滋補腎氣的一個作用。
做法:把桑葚清洗干凈,接著取出大米對其進行淘洗,然后開始熬煮,放入適量的枸杞,再來上一點桑葚,把它拌勻就可以吃了。
小滿節氣之后,濕熱會比較的嚴重,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順應天時,以溫補護陽為本,以甘淡酸斂為佐,這樣就能化解濕邪,守住健康。書中記載“濕為陰邪,非溫不化。”今日小滿,多吃4樣,助您驅散濕濁,煥發夏日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