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潤生活
“5·18社區學法日”
有"典"精彩
在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東明路街道以“法潤生活,有‘典’精彩”為主題,通過“六大普法場景”串聯起“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立體化普法矩陣,從文藝展演到校園普法,從手作體驗到商圈服務,東明路街道通過“場景化、沉浸式、分眾化”普法模式,讓民法典不再是書本上的條文,而是融入百姓生活的“行事準則”,為基層治理注入法治動能。
“法潤生活工作室”
精鑄基層法律服務新標桿
5月16日,“5·18社區學法日”主場活動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浦東新區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斌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裔共同為“法潤生活在職黨員工作室”成員頒發聘書,標志著“黨員先鋒普法+群眾融合參與”的東明法潤生活模式正式開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孫盈出席活動并致辭。
現場同步發布《東明路街道居民區依法治理工作指引手冊1.0版》,浦東新區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王治國和街道黨工委委員、東明路派出所所長尹燕容共同為居民區代表現場贈書。
文藝賦能普法
沉浸式展演點亮法治生活
法治文藝展演亮點十足,相聲、歌舞、配樂詩朗誦等居民自編自演的節目巧妙融入民法典知識,以接地氣的方式演繹反詐、家庭糾紛等生活場景,讓法律條文變得通俗易懂。居民紛紛表示,活動既有“干貨”又有“趣味”,真正讓法治走進生活。
法治護苗行動
多維場景守護青少年成長
云端課堂,播撒法治種子。東明路街道“送法進校園”活動開啟。以“預防校園欺凌”為主題的線上云課堂在轄區17所學校同步上線,通過案例解析幫助學生增強法治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線下互動,點燃學法熱情。新區檢察官走進凌兆小學,用生動案例和互動問答開展普法授課。
同時開展的“法治投壺”游戲,將法律知識融入趣味互動,讓法治課充滿歡聲笑語。
實踐體驗,感受法律威嚴。在街道青少年法治實踐基地,模擬法庭活動火熱開展。學生化身審判長、律師等角色,沉浸式還原庭審流程,在角色扮演中直觀感受法律的威嚴與公正,讓法治信仰扎根心間。
創新“法治+”模式
法治融入生活與營商場景
創新“法治+”模式,讓普法滲透進生活與營商場景,扇面繪法治“法治繪夢”DIY干花團扇活動別出心裁,居民在團扇上繪制“法”字圖案,讓傳統手作成為普法載體。工作人員結合生活案例講解法條,居民邊制作邊交流,在創意實踐中理解民法典知識。“原來法律可以這么美!”現場氛圍輕松熱烈。
茶話會解企憂,咖啡香里的“法治營商經”。街區法律顧問與商戶、企業代表圍坐共飲,面對面交流,這場“接地氣”的交流會上,政策解讀干貨滿滿,互動答疑直擊痛點,讓法治服務從“文件”走向“桌面”,為企業合規經營送上“及時雨”,更以“面對面”的精準服務為街區營商環境注入強勁法治動能。
多元普法全覆蓋
有獎答題+織密居民區普法網絡
線上,“民法典云挑戰”有獎答題于5月14日至16日在“宜居東明人民社區”公眾號上線。
線下,39家居民區自主開展法治活動,通過舉辦法治講座、法律咨詢、趣味普法等多樣活動,讓居民在互動中輕松學法,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法治氛圍。
下一步,東明路街道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壓實責任鏈條,深化依法行政,借助法律顧問團隊優化營商環境。同時,深耕民主法治實踐,打造普法品牌,健全治理閉環,全力塑造基層依法治理“東明樣板”,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根基。
消息來源:東明路街道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