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35個全國助殘日,主題為“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昨天,以“科技賦能 關愛融合”為主題的浦東新區第三十五個助殘日活動在周家渡街道舉行,全區首個街鎮版陽光關愛中心也在周家渡街道正式啟用。
科技是改變殘疾人生活、助力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浦東新區作為全國首批、上海唯一的科技助殘重點地區,正凝聚多方合力打造全國科技助殘的示范標桿。為推進浦東科技助殘工作,新區以堅持“技術創新”與“場景應用”雙輪驅動,構建多層級、階梯式科技助殘場景體系,加快推動前沿技術轉化應用,讓科技創新成果更公平惠及更多殘障人士。
活動現場,“浦東科技助殘(康復)聯盟”正式成立,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康復學院、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數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成員單位,將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之間的交流對接,共享“信息、經驗、成果和資源”,推進“科技助殘”生態形成。
為推動科技助殘成果更精準對接實際需求,新區殘聯選拔了熱心助殘事業、對高科技、智能技術有興趣的殘疾人代表組建了一支“科技助殘體驗官”隊伍,后續將深度參與產品研發、功能測試、服務評估全流程,以第一視角反饋真實需求,促進產品優化和應用。
現場,聯盟成員單位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展示的各類助殘產品,讓體驗官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體驗官葉先生是一名肢殘人士,在展示“機器手”的攤位前停留了很久。“隨著科技發展,這些設備給我們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如果能有更多的這種產品提供給我們殘疾人,能夠大幅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從去年開始,新區殘聯積極探索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并與周家渡街道聯合開展街鎮版殘疾人關愛服務中心建設試點,致力于為社區殘疾人就近提供更好的康復、生活和社交環境。昨天,全區首個街鎮版陽光關愛中心在周家渡正式啟用。新區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聯合街道、高校和科技企業等,在周家渡街道陽光關愛服務中心率先探索落地“科技助殘15分鐘生活圈”,融合“硬科技”和“暖服務”,構建“展示-體驗-適配”的社區版全流程服務鏈應用場景,為社區型科技助殘產品落地應用助力,后續還將探索把全區資源延伸到更多街鎮,讓更多殘障人士共享科技的關愛。(章磊)
(來源:浦東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