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932年5月20日
自衛軍中路軍在后援盡失的情況下決定仍前往哈爾濱,進抵阿城、料甸子地區,并于總司令部和先期到達的馮占海部完成聯絡,遂在此集結等待左路軍的到來。
上海停戰共同委員會日方委員岡崎正式通知中方委員俞鴻鈞、溫應星,決定于本月23日上午11時將楊行、獅子林炮臺、炮臺灣營房以及三官塘火藥庫方面之日軍完全撤退。
滬撤兵區域接管委員會召集有關各方舉行聯席會議,會商接管閘北鐵路以北區域辦法。
上官云相自九江乘飛機到南京,向蔣介石報告在贛“剿共”情況。
韓復榘在曲阜第二師范學校捕獲共產黨及嫌疑學生24人。
財政部申令川、鄂、贛、湘四省現金出口,切實弛禁。
滬郵務工會因所提歸并匯業局、維持舊郵資、停止郵航津貼、改善郵務管理四項要求,為交通部批駁,本日開會決議采取直接行動。北平郵務工會郵務職工會召開談話會,決議為響應滬會所提救郵方案電呈交通部采納施行。
國聯調查團長李頓請蘇聯政府簽證護照,準團員由中東路取道西伯利亞鐵路至海蘭泡渡江至黑河訪馬占山。蘇外交部門以嚴守不干涉政策拒絕。
章太炎、景耀月等組織之中國學會在北平成立。
《再生》月刊在北平創刊。張君勱、張東蓀、羅隆基等創辦。宣傳“國家社會主義”,中國國家社會黨成立后為其機關刊。
河南鹿邑、柘城兩縣春荒,糧食告竭,死亡枕藉,慘不忍睹,鹿邑縣設人市五處,幼女不值10元,幼童僅易1000文,孩提嬰兒拋棄遍地。
1933年5月20日
日機11架在北平上空示威。
日軍第6師團鯰江支隊侵占三河,松田部隊侵占平谷。宋哲元部退至白河右岸。
武藤下令第8師團主力向密云一帶集結,以保對北平強壓態勢;第6師團主力于玉田一帶集結,以保對平、津方面強壓態勢。
黃郛派程遠帆攜款赴津,安撫暴亂之漢奸分子。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作出《關于創立“少年國際師”的決定》。
北平愛國青年趙敬時,因憤日軍侵略,懷利刃至日駐北平使館,刺傷日衛兵,當場被捕,日使館衛隊長率兵8名到北平軍分會質問何應欽。日方借此事對停戰談判取強硬態度。
上海各大學教職員聯合會致函蘇聯政府,反對出賣中東鐵路。
1934年5月20日
日突增兵馬蘭峪。
黃郛之代表抵平,與殷同商通車問題。
汪精衛復電蔣介石就通車問題主張由2人聯名向中政會“臨時提出,極力申說,使之通過”,并要求中政會“授權弟等在原則范圍之內,督同主管機關相機進行”,聲明只要中政會秘密決定,“不作為中政會通過之議案”。
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二團與吉林國民救國軍秦文元、吳義成等部1500余人,共同攻打安圖縣城,圍困偽縣長、日參事官及偽警察隊300人。交戰多日未能攻克,遂撤離。
1935年5月20日
熱河義勇軍孫永勤部在遵化籌征糧秣,要求遵化縣長供給彈藥,被拒絕。但日武官高橋坦致函何應欽,轉達關東軍意見,謂“遵化縣長等確有庇護孫永勤‘股匪’的事實……致不能剿滅,應追問責任”,還稱“關東軍不得已派兵進入遵化一帶,希望徹底消滅孫部”。這是日本軍方在交涉胡、白被殺事件的同時,又提出的一個借口。這也是《何梅協定》出籠的開始。本日至24日,日關東軍進入遵化附近“討伐”,本日即有200余名向遵化城東十五里小寨一帶進攻孫部。
何應欽抵太原晤閻錫山商陜北“剿滅”紅軍事,并發表談話稱陜北‘匪’情非常嚴重,尤以劉志丹股最大,若不速謀根本肅清,則滋蔓難圖”。
北寧鐵路軍糧城車站查獲朝鮮人張昌復等11人偷運現洋8250元。
1936年5月20日
田代、多田在津聯合邀請各界茶會。
海關發表自5月1日至20日華北走私稅收損失達600萬元。華北私貨侵入內地,西達包頭、西南至西安、鄭州,以糖類、煤油為大宗。
國民黨中政會通過《懲治偷漏關稅暫行條例》8條,訓令海關實施,規定走私在5000元以上者處死刑,偷漏稅1000元以上處無期徒刑。
1937年5月20日
日本駐華北海軍第3艦隊第10戰隊司令官下村正助少將向軍令部次長報告說:由于中國正在準備抗日,日本對華政策不是讓步后退,就是不惜一戰。如今進行邦交調整,經濟擴張的政策,都幾乎沒有成功希望,“莫若以開戰來指導整頓一切戰備、適應國際形勢的外交,乃為良策”。
孔祥熙與英外長艾登晤談,艾登保證必尊重中國利益。
北平東北大學學生數百請愿學生抵達南京,要求恢復張學良的自由。
1938年5月20日
日海軍在蘇北港口城市連云港登陸,侵入市內。
東京、南京、北平、天津之日軍慶祝攻占徐州,并宣稱中國政府今后必歸屈服。
宋美齡邀集各黨派婦女領袖在廬山舉行座談會,25日結束。決定成立全國婦女團體總機構,制定《動員婦女參加抗戰建國大綱》,號召婦女奮起救國。鄧穎超、孟慶樹聯名在會上作了《我們對戰時婦女工作的意見》及《關于陜甘寧邊區婦女運動概況》的報告。
《新中華報》報道:八路軍在晉南5天連克蒲縣、吉縣、襄陵、聞喜、平陵、安邑、侯馬、萬泉、榮河、曲沃和長治等縣,主力逼近臨汾。
毛澤東指示第18集團軍總部及長江局:徐州失守武漢危急,我軍準備向魯、蘇、豫、皖四省挺進。
郭洪濤去山東任中共省委書記。7月,山東省委改為蘇魯豫皖省委,12月改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
中旬
至6月1日,中共南滿省委和抗聯第一路軍總部在老爺嶺召開高干聯席會議,決定重建第1軍第3師。執行西征熱河和溝通與關內八路軍相聯系的任務,軍部率第1、2師跟進;第2軍各師留在長白山地區堅持斗爭,牽制敵人,掩護西征。
抗聯第二路軍西征的第4軍主力和第5軍一部向黑龍江省牡丹江方向前進。
新四軍先遣隊到達蘇南鎮江地區。
1939年5月20日
本日至28日,日海軍第1特別陸戰隊在舟山群島的岱山島登陸。
廣東省政府在本日訓令中提到,日軍“為防止我游擊隊蔓延,早有廣散傳染病細菌于戰區之計劃。近由東京運滬大批菌苗,指定福民醫院為組織細菌培養裝制場。共分鼠疫、霍亂、傷寒、白喉、赤痢之五種,制成雪茄煙式之藍黃兩色玻璃管,已分送華中、華南各前方。令于放棄陣地時,投置于河井及民房中,并令大批分發各特署機關,派遣漢奸散布各游擊區內”。
偽滿公布設立憲兵總團。
上旬,日軍500多人由河北易縣西進至梁各莊,以300多人向西南侵占大龍華,修筑易縣至淶源的公路,增設據點,企圖分割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以兩個團、一個支隊和一個特務營、一個騎兵營向該敵進攻。以一部兵力于本日拂曉前強襲大龍華,激戰近一晝夜,全殲守敵。另一部預伏于大紅門地區,但因部隊暴露,在艱苦的阻擊戰中擊退敵人。此戰殲滅大龍華之敵260余人,大紅門方向斃傷敵130余人,俘虜16人,共殲敵400余人,繳獲山炮1門、迫擊炮2門、擲彈筒2具、重機槍 1挺、輕機槍5挺。八路軍傷亡360人,其中犧牲64人,含副排長以上干部6人。更重要的是,繳獲日軍機密文件五十多冊,如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發布的《關于剿匪與警備的指針》《關于使用特種器材(毒氣) 之參考》、對晉察冀根據地的《1939年第1、2、3期肅正作戰概要》,以及第110師團發布的《對山區方面匪團封鎖計劃》等。
大龍華戰斗凱旋歸來的一分區部隊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王寵惠外長聲明要求即將召開的國聯行政院會議實施歷屆決議制裁日寇,采取集體行動援助中國,斷絕對日金融及貿易關系。
出席國聯24屆禁煙會議的中國代表胡世澤,在禁煙顧問委員會上譴責日軍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罪行。
1940年5月20日
日軍侵占粵北良口。
川東梁山空戰,據報擊落日機7架。
國民政府派邵力子去蘇表示中國人民對蘇友好。中蘇文化協會致蘇聯人民書:“你們是世界上真正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是我們被壓迫人類最真誠的朋友。”
八路軍129師在山西榆社潭村召開營以上干部會議,劉伯承作白晉戰役(5日-7日)戰術總結報告。
1941年5月20日
國民政府行政院增設糧食部,徐堪任部長。
八路軍配合蔣軍中條山作戰,向晉東南日軍展開攻擊。正太、白晉交通被切斷;同蒲北段之崞縣原平間鐵路被破壞,并向忻縣以北進攻;其它平漢、平綏沿線也遭破擊。日軍為游擊隊襲擊,大量增援垣曲、濟源、陽城、晉城和晉南其它城市。
根據中共中央1940年11月指示,中原局和東南局合并的決定,本日組成中共中央華中局,并成立中央軍委華中軍分會,劉少奇任華中局和軍分會書記。軍分會開會,提出建設正規化黨軍的任務。
梁漱溟由桂林抵香港。他在中共駐港辦事處和救國會海外工作委員會協助下,會同青年黨曾琦、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第三黨)張云川、東北救亡總會周鯨文、國社黨徐夢巖等積極籌備出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機關報。
1942年5月20日
日軍第15軍(轄18、33、55、56師團)結束奪占緬甸戰斗,轉入防御。
北岳區和平西區八路軍配合冀中平原軍民反“掃蕩”,自本日起開始向平漢線西側地區全面出擊。
中共中央書記處發出關于成立晉綏分局及晉西北區黨委的決定。
中共山東軍政委員會作出《加強山東軍事工作決議》。
太平洋作戰會議討論中國戰局,美報多主張勿忽略中國求援之呼聲。
史迪威一行114人經艱苦行軍,自緬北到達印度東北部城市英帕爾。
中國郵政總局自昆明遷重慶辦公。
中旬
日軍占領冀中中心區后,并未找到八路軍主力,但大肆燒殺搶掠,被打死打傷和被劫走的群眾達5萬余人,使冀中“無村不帶孝,到處聞哭聲”。
遷川工廠聯合會議設工業經濟研究所,由章乃器、胡西園、潘序倫等主持。
1943年5月20日
汪偽最高國防會議決議:一、撤銷清鄉委員會,清鄉事務由行政院及各省、市政府辦理,實行清鄉機構一元化;二、將商業統制總會也隸行政院指揮監督,其各業別聯合會則受商業統制總會指揮監督。
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召開華北各省、特別市長會議,對迅速收集鋃食以安定民生和推進“剿共”方策兩大問題協商對策。
中旬
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視察華中日軍時宣稱:“鏟除中共軍隊頑固地在我占領區的陰謀活動,是極為必要的”,其“有效的對策”,是“擴充特務戰機構”。
在華盛頓舉行的美英參謀團會議,決定了中國陸軍分別自印度、云南出擊緬北,以打通滇緬路為重點目標的反攻緬甸作戰方案。
1944年5月20日
國民黨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2次全體會議于是日至26日在重慶召開,會議討論了“穩定物資”、“提高行政效率”和“厲行法制”等問題。會上,朱家驊企圖恢復下級黨部選舉制度,遭反對,被迫辭職。
中共中央將和國民黨談判之方案20條電告林伯渠,其中主要有:承認一切抗日軍隊;承認中共及各愛國黨派的合法地位;將中共軍隊編為16個軍、47個師,每師1萬人;承認陜甘寧邊區政府及各抗日根據地政權;釋放政治犯,實行地方自治等。
中國西南實業協會等五團體向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提交了《解決當前政治經濟問題方案之建議書》,表明他們第一次將經濟民主與政治民主聯系起來。
工商界人士吳羹梅在重慶《憲政》月刊舉辦的座談會上說:“政治民主是工業生產的必要條件,沒有它,一切都無從談起。”
中英簽訂修正《中英海員協定》。
1945年5月20日
日軍第11軍從桂北河池撤出。
晉察冀政委會布告,向新解放區同胞闡明基本施政方針,主要內容有:摧毀偽政權,建立民主政權及人民武裝;保障抗日人民的人權,保障抗日人民的財產所有權,肅清過去的一切苛捐雜稅;實行減租減息;保障抗日人民的民主政治權利,發展工商業。
(綜合、修訂自《中華民族抗日編年》《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八路軍大事記》《新四軍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大事記》“抗戰直播”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