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多少重要的選擇會在病床上重新排列?在外漂泊多年的人,可能最能懂得什么叫“葉落歸根”的渴望。對于舞蹈家周潔來說,這條回鄉路,比她曾經在舞臺上演過的任何一段舞劇都要漫長和艱難。她花盡積蓄,包下一架專機,只為在人生最后的時刻,能在故土安然合眼。而她默默為鄉村學校留下的二十萬美元,也許直到離世后,才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沉靜的深情。
一、與死神賽跑:包機回國的五天生命倒計時
2021年9月末,上海剛進入桂花初開的時節。此時,太平洋彼岸的休斯敦一間病房里,59歲的周潔已經骨瘦如柴,體重只剩下60多斤。美國醫生看過她的各項指標后,幾乎是無奈地對她說,“也許最多只有一周時間了。”可她始終緊緊攥著身邊人的手反復說的只有一句:“我要回家。”
疫情下的國際航班原本就難如登天,更別說是一位病危患者,連坐飛機的力氣都快沒有。家人、朋友、圈內同行,四處幫忙聯系,最終,才終于敲定了一架擁有醫療救護配置的小型專機,全程有醫生和護士隨行,花費2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近180萬元),飛機要跨越一萬多公里,中途還得在關島加油。
這一趟歸途,比誰都緊迫。飛機飛到關島卻突然出現機械故障。原定的中轉停留變成了整整兩天的焦灼等待。那段時間,身邊的護理人員回憶,周潔一天比一天虛弱,喝口水都要歇半天,可她還總讓人推著她靠近舷窗,看著東方的天色,嘴里低聲念叨著“上海現在是什么天氣”“家門口桂花開了沒有”。
所有細節在普通人看來都很心酸,一位曾在舞臺上萬眾矚目的藝術家,這時已成了輕得像羽毛的病人,連話語都斷斷續續,可就是咬著牙,不肯放棄。
9月26日,專機終于在上海浦東機場落地。輪椅推出機艙那一刻,她的眼睛極亮,醫生說她像突然獲得了短暫的力量。可接下來,病情迅速惡化。10月1日夜晚,周潔在上海浦東醫院安詳離世,距離回國,只有五天時間。
在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中,家屬和朋友們沒能留住她的生命,卻幫她完成了一個中國人最本真的心愿,落葉歸根。
二、
在外人印象中,周潔是“東方美神”,是電影《火燒圓明園》《楊貴妃》《垂簾聽政》里那個驚艷一時的麗妃和貴妃,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舞臺最耀眼的舞蹈明星之一。
實際上,許多同齡人記得的是“南有楊麗萍,北有周潔”。15歲因舞劇《小刀會》成名,之后主演過《鳳鳴岐山》《木蘭飄香》等經典舞劇。為了舞臺,她少年時常年清晨練功,冬天練功房里玻璃結了冰花,她用圍巾裹住腳尖練基本功。1979年進京演出《半屏山》,臨場前摔斷肋骨,她用繃帶死死固定,咬牙連演14場,最后下臺時衣服都被血染紅了。
走進影視圈后,周潔成為了觀眾心中溫婉典雅的“麗妃”,又為演“楊貴妃”短時間內體重增肥二十多斤,再迅速減肥到舞者的標準體型。為了一個鏡頭能一遍又一遍練習高難度轉身,常常腳腫到塞不進鞋。
讓人意外的是,事業巔峰時,她選擇出國創業。1997年,帶著3千美元只身赴美國休斯敦辦舞蹈學校,人生仿佛重回原點。初到美國,資金吃緊,她只能在舞蹈教室的折疊床上過夜,為省錢啃冷面包、喝自來水。沒有名氣也沒有生源,她拎著傳單走街串巷,遇到不了解中國舞蹈的美國人,干脆當街跳一段“踏歌”,有人駐足了才有了第一個學生。
美國的生活遠比國內艱難。夜里舞蹈教室水管爆裂,她一個人伏在地上修理,渾身濕透還要想著地板不能濕了孩子們第二天上課的舞鞋。招到第一批學生后,她把中國的古典舞和經典詩句編成動作,“克己復禮”變成圓場步,異國的孩子們對著她認真學。
這段異國創業路,鮮有媒體報道,她也極少對外訴苦。真正讓她自豪的不是成名,而是看到休斯敦當地的孩子們能用舞蹈感知中國文化。2000年后,舞蹈學校漸漸壯大,成為休斯敦著名的“東方藝術窗口”。她獲得美國總統布什、市長布朗的親自接見,甚至被休斯敦市政府授予每年“周潔舞蹈學校日”。
許多人以為,她出國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其實在美國,她省吃儉用,把積蓄都投在了孩子和舞蹈教室上。有人問她為什么不在國內安穩過日子,她只說,“孩子們需要一雙紅舞鞋,需要一個能跳舞的地方。”
三、
直到2021年秋天周潔病危,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早已把在美國的所有房產賣掉,生前最后的巨額資金都用于包機回國和一份特殊的捐贈。
她在離世前,親筆簽下20萬美元的定向捐贈,指定用于上海奉賢家鄉的鄉村學校,要求為農村孩子設立免費舞蹈教室,買下專門的舞蹈鞋和服裝,讓那些買不起舞鞋、沒見過舞臺的農村孩子也能體驗舞蹈帶來的快樂。這份遺囑里,她的語氣很平靜,“希望孩子們能像我小時候一樣,靠一雙舞鞋走出新世界。”
捐贈信曝光后,家人和朋友才發現,她銀行賬戶里只剩下幾十美元,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了。她走得很安靜,沒有高調告別,幾乎把人生的所有都留在了家鄉的土地上。
如今,奉賢的鄉村學校里,孩子們第一次穿上繡著“歸”字樣的紅舞鞋,在陽光下照著鏡子學跳舞。許多孩子并不知道她是誰,但會記得是有位“阿姨”遠在美國,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了他們。老師們說,村里很多孩子第一次穿舞鞋都舍不得踩臟,教室墻上還貼著她年輕時演出時的照片。周潔家人沒有聲張,也沒有立碑,只希望她像小時候一樣安靜地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
她用自己的方式證明,哪怕命運把人推到世界的另一頭,也能用微弱的力量點亮一個村莊的角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