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國際臨床試驗日,為普及臨床試驗知識、提升公眾對醫學研究的認知,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福建醫科大學吳孟超紀念醫院)聯合福建省藥物臨床試驗與研究學會、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福建省婦兒醫院,在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金山院區工會驛站舉辦主題為“科學守護健康,臨床試驗點亮未來”的科普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
現身說法的故事分享
現場互動小游戲
專家的科普講座及義診等多種形式
為大家揭開臨床試驗的秘密
01
權威解惑:什么是臨床試驗?
什么是臨床試驗?
能給受試者帶來哪些獲益?
會不會有危險?
活動現場
孟超肝膽醫院鄭鈴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熊秀梅
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王凌三位專家
化身“知識主播”
從《臨床試驗常見誤區》
《保護臨床受試者權益》等不同角度
生動講解揭開臨床試驗的神秘面紗
孟超肝膽醫院鄭鈴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熊秀梅
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王凌
“對臨床試驗多一分了解
就多一分希望!”
孟超肝膽醫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陳雄介紹
臨床試驗是新藥問世的必經之路
但不少公眾對臨床試驗的認知
還很片面,甚至存在誤區
孟超肝膽醫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陳雄
臨床試驗是指任何在人體(病人或健康志愿者)進行藥物的系統性研究,以證實或揭示試驗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試驗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目的是確定試驗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也就是說,每一個新藥在臨床廣泛應用之前,在符合規范、科學的前提下,招募一些志愿者使用新藥,然后獲得藥物的效果、不良反應等數據,最終確定藥物的使用量、有效率、生存期和安全性。
孟超肝膽醫院對臨床試驗非常重視,2010年就已開展臨床試驗,是省內較早開始臨床試驗的機構。“臨床試驗作為現代醫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意義。”孟超肝膽醫院黨委書記劉小龍介紹,近幾年,醫院開展臨床試驗項目300余項,其中全球多中心研究20余項。值得一提的是,在肝病領域,該院擁有多種專業病種和豐富的病源,目前形成了以肝病創新藥為主、腫瘤病專科特色及醫療器械與體外診斷試劑等臨床試驗綜合發展的臨床試驗體系。
孟超肝膽醫院黨委書記劉小龍
孟超肝膽醫院院長曾永毅介紹,醫院將繼續深化與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的合作,推動臨床試驗的國際化進程,進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影響力,也將不斷優化研究環境,提高受試者體驗,確保每個參與者的權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孟超肝膽醫院院長曾永毅
“我們也呼吁更多人關注臨床試驗。”福建省藥物臨床試驗與研究學會會長陳敏表示,也感謝科技工作者、受試者的分享,共同推動醫學進步。
福建省藥物臨床試驗與研究學會會長陳敏
02
參加臨床試驗有何好處?
陳雄主任介紹
對于癌癥患者而言
參加臨床研究
尤其是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
可能帶來以下潛在益處
獲得前沿治療方案
新藥或新療法:可能接觸到尚未上市的創新藥物(如靶向藥、免疫治療藥物等)或新型治療技術(如CAR-T細胞療法、基因療法等)。這些療法可能會在常規治療失敗的情況下提供新的希望。
高質量醫療資源支持
標準化診療流程:研究遵循國際統一的嚴格方案(GCP標準),確保診療過程的規范性和數據可靠性,減少醫療誤差。
先進檢測技術:可能免費獲得常規難以負擔的精準檢測,幫助更精準分型和療效評估。
多學科專家團隊:國際研究通常由腫瘤學、放射學、病理學等多領域頂尖專家協作制定方案,提升治療決策的科學性。
活動現場
減輕經濟負擔
治療費用覆蓋:研究藥物、相關檢查及部分隨訪費用通常由申辦方承擔,大幅降低患者經濟壓力(尤其對高價靶向/免疫藥物)。
跨國醫療可及性:部分研究允許患者在本國參與國際項目,避免海外就醫的高額費用。
國際化醫療網絡支持
同步國際標準:治療方案與歐美等醫療發達國家同步,避免因地域差異導致的治療滯后。
長期健康管理
嚴密隨訪監測:研究要求的定期復查可早期發現復發或轉移,比常規隨訪更密集。
不良反應管理:研究團隊對治療毒性的處理經驗更豐富,且需按國際標準及時上報和干預,保障患者安全。
活動現場
“以受試者老姚(化名)為例,他參加臨床試驗后,可以免費獲得國外已經上市的先進藥物的治療,該藥每盒就要20萬元。對老姚來說,每次使用,就是省下20萬元的費用。”陳雄主任介紹,不僅如此,該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對于一線治療失效的患者來說,仍有平均超過14個月的生存期。
03
是不是充當“小白鼠”?
對大眾來說
對臨床試驗的最大誤區
就是受試者是去當“小白鼠”
“受試者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小白鼠,而是助力新藥、醫療器械研究的先行者,促進科學發展的奉獻者。”孟超肝膽醫院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鄭鈴介紹,臨床試驗中的試驗藥物前期都已經在動物實驗中驗證了療效和安全性。而且所有臨床試驗都嚴格遵守相關的法規,保護受試者的安全和權益。受試者擁有隨時無條件退出試驗的權利。
孟超肝膽醫院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鄭鈴。陳丹/攝
當然
臨床試驗的風險是難以避免的
但并不是每位患者都可能發生
她介紹,臨床試驗的風險主要有兩點:臨床試驗的治療可能無效;臨床試驗用藥的不良事件可能是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但是,在專業人員和專業機構的參與下,可以很好地降低藥物臨床試驗的風險。因此,不要過分擔心藥物臨床試驗的風險。
04
如何加入臨床試驗?
如果你想參加臨床試驗
可以通過搜索
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
詢問醫生或醫療機構
尋找正在招募參與者的臨床試驗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參加臨床試驗。每個臨床試驗都有特定的入選標準,包括年齡、性別、疾病狀態、癥狀嚴重程度等。因此你需要查看試驗信息并確認自己是否符合入選標準。如果你符合入選條件,可以聯系研究機構,如實告知自己的個人信息和健康狀況,并配合完成評估和簽署知情同意書。
活動現場
受試者分享
當現有醫學“束手無策” 他們多了一分希望
當癌細胞已經擴散,沒想到臨床試驗改寫了命運……在故事分享環節,患者老姚講述了自己成為臨床試驗受試者,重新看到曙光的故事。
去年5月,老姚(化名)確診晚期小細胞肺癌,這是惡性程度高的“小癌王”,多數病人的生存期不超過一年。確診后,老姚嘗試過臨床上各種治療手段,但癌細胞依然瘋狂擴散。在現有醫學“束手無策”,家人和自己陷入絕望之時,親友建議他到孟超肝膽醫院腫瘤醫學中心找陳雄主任,看看能不能入組一項和肺癌相關的新藥臨床試驗。
經過充分的知情和嚴格的篩選后,老姚成功入組,成為一名臨床試驗受試者。讓他意外的是,入組后經過試驗藥物的治療,整個人感覺“好了很多”,經過仔細評估,老姚的腫瘤縮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老姚覺得,入組臨床試驗不僅給了延續生命一個機會和希望,減輕了家庭負擔,也為一個新藥上市作了貢獻,何樂不為。
強伯(化名)同樣也是一名臨床試驗受試者,他分享了自己入組的心情。“當時癌已經多處轉移,化療、放療什么都試過了。”強伯說,聽說可以加入臨床試驗,就想著死馬當活馬醫,不如試一試。如今病情穩定,生活如常。“臨床試驗并不可怕,而是希望。”強伯說。
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林春梅/文
蘆懿/攝
新媒體編輯 李瓊
監制 管慧 邱泉盛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