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情是戰爭年代最為真摯感情之一,只因那是在生死之間淬煉出的情感,鄧華與洪學智的戰友情就是這其中的典范,這兩人的情誼深厚到什么地步呢?
1977年鄧華復出,在鄧華復出后他只有一個要求:“讓我老哥,洪學智重新回來。”
可就葉劍英所知,鄧華大哥早已去世,那鄧華口中的大哥就只有一人,洪學智,這兩人究竟有何淵源,洪學智又是何許人,竟能讓鄧華為他牽腸掛肚這么多年?
一見如故的兩人
鄧華與洪學,最早相識于抗戰勝利后,在此之前,兩人沒有任何交集。
彼時,鄧華被指派作為遼西軍區的司令員,洪學智為其副手,擔任副司令員一職,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也是第一次共事。
時間雖然不長,可對彼此印象十分良好,尤其在交流的時候,常常發現彼此的許多想法幾乎不謀而合,雙方都十分符合對方的胃口。
合作過后,兩人再次回到崗位各司其職,期間也少有聯系,一直到平津戰役結束后,四野軍揮軍南下,鄧華作為15兵團的司令員,再次與作為副司令員的洪學智合作。
這一次的深度合作,使得二人的戰友感情越發地深厚,鄧華更是將洪學智當成了大哥看待,在部隊期間,二人幾乎形影不離。
也正因為兩人合作十分默契,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爭結束后,對二人論功行賞,并且都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功勛表彰。他們的職位各自得到升遷,兩人就此分別。
分別后,洪學智升任廣東軍區的副司令兼廣東軍區的海軍司令,更成為了葉劍英的左膀右臂。而鄧華亦同樣職位不低。
原以為事情塵埃落定后,鄧華與洪學智交集或將減少,殊不知,分開僅幾個月,鄧洪二人又再度攜手,開創了中國戰爭史的新紀元,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半路截胡洪學智
原來,就在1950年8月9日這一天,洪學智正風塵仆仆從火車站準備趕到中央軍委處匯報工作,誰知,就在他行色匆匆即將步出火車站口時,聽見有人喊:“老哥,老哥”。
一開始洪學智并未反應過來,只覺得這聲音莫名熟悉,等反應過來是喊的時候,他一抬頭,發現還真是心中所想之人,鄧華。
鄧華的出現還是讓他有些吃驚,他遂問道:“老弟,你怎么在這,你不是去東北了,聽說任務很緊張啊?”
洪學智之所以會如此發問是有緣由的,因為這當口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鄧華作為13兵團的司令,自然也在彭老總出征的隊伍當中。
按道理來說,這個時候,鄧華應該已經在奔赴東北抗戰的路上,怎么會出現在火車站?
鄧華一看洪學智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鄧華還沒說話,他立馬就解釋:“我們確實馬上要出發了,可還有件事情沒辦妥嘛。”
這兩人不愧是共事幾年的老戰友,說是對方肚子里的蛔蟲也不為過,鄧華話才剛說出口,洪學智立馬說道:“那你現在出現在這,該不會是專程來找我的吧?”
鄧華一聽,哈哈大笑:“還得是你,老哥啊,我就是專門來接你的!”語畢,洪學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鄧華拉上了一旁的吉普車,被拉到了目的地。
洪學智這屁股還沒坐熱,就又坐在了別處,眼前的正是中央軍委的領導,只聽他說道:“洪學智同志,組織決定,安排你和鄧華一起趕赴東北,即刻出發。”就這樣,洪學智再次被鄧華拉上了車。
奔赴朝鮮戰場
在洪學智再次坐上車后,他終于回過神來,看著鄧華突然說道:“老弟啊,你這是把對付你人的招數都招呼到我身上來了啊,搞突襲我真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鄧華見洪學智似乎已經反應過來,連忙說道:“老哥,我不敢瞞著你,這次這么著急也是因為我和主席推薦了你,知道你來著匯報工作,這不是十萬火急,所以才截胡你嘛,其他的事,你不用擔心,我來安排!”
不得不說,讓洪學智與自己一起上前線這樣的安排,是鄧華做過最明智的決定之一。決定是相當明智的。在后續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洪學智為隊伍作出了不少貢獻。
就在兩人到達戰場后,鄧洪二人和彭老總先開了會,在交流過程當中,彭老總提出的準備啟用兩個軍隊作為先遣部隊的決定后,兩人立馬意識到了不妥。
大會結束后,鄧洪二人一同找到了彭老總,在他們說明不妥之處后,彭老總變得相當嚴肅,在經過三人分析,彭老元帥最終決定暫緩之前的決定,他采納鄧華與洪學智提出的意見。
此后,彭德懷將三人共同參與的部署計劃上報給了中央,因部署恰當,很快得到了中央批復。
10月19日,志愿軍開始渡江,僅用了一個星期就取得戰果,殲滅敵人達到了一萬五千人,提升了不少士氣。
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抗美援朝當中不勝枚舉,不得不說鄧洪二人的實力之強悍,而彭老總作為他們的上級是最能感受到的,此后的戰役在這二人的輔佐之下,志愿軍打了多場漂亮的戰役。
抗美援朝進行了三年,二人也相互陪伴了三年,這三年也是鄧華和洪學智共事過最久的一段時光,這期間他們的戰友感情越發地堅固和深厚。即使之后抗美援朝勝利,二人再次分別兩地,可聯系卻一點也沒有減少,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59年。
長久的分別
這一年,鄧華與洪學智參加了一場重要的會議,可一次不妥當的發言,卻生生讓兩人受到了十幾年的苦難。
鄧華的處境或許還未如此糟糕,雖被下派到了四川但處境并不太艱難,然而,洪學智卻遠沒這么幸運,由于脾氣太過于耿直,被下派到了更偏遠的地區,吉林,每天面對著大量的農活。
其實,下地干活對于洪學智而言并非難事,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在他干活的間隙總會受到屈辱。
盡管如此,洪學智卻未見頹廢,他雖遭受到了不公平,可在下放的日子里,他卻沒有怨天尤人,反而,表現得十分積極。
雖是干農活,可洪學智很善于總結經驗,在看到農民收糧食遇到問題后,會積極地幫助農民提出解決的辦法,在下放的十幾年里,洪學智以身作則,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也越來越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
也算活得別有一番滋味,可另一邊的在四川的鄧華卻不是這么想,就在兩人被分別下放后,就分開了長達十余年,這十幾年更是沒有任何聯系,在這段時間里,鄧華只要一想起洪學智,他就滿滿的愧疚與歉意。
鄧華始終認為,如果當時他沒有起頭,或許洪學智也不會被牽連,洪學智是被他所帶累的。
慶幸的是,鄧華這份愧疚心理終于在1977年結束了,因為就在這一年,中央重新啟用了鄧華。
彼時他的老上司葉劍英知道鄧華這些年吃了多年的苦,對他也有補償心理,所以在見到鄧華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有什么要求?”
重返部隊的洪學智
鄧華說出了惦念了十七年的那個人:“洪學智,我希望能讓洪學智回來。”
1977年8月18日,兩位分別了17年之久的老人終于碰面,在兩人碰面的那一刻,彼此眼含熱淚,此刻他們百感交集,更多的話訴諸難言。一切都苦盡甘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