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半生浮沉半生事,半是清醒半糊涂,深以為然,人生的浮沉,都是常態,沒有永遠的巔峰,也沒有永遠的低谷,起起落落之間,半生已過,而生活需要半分清醒、半分糊涂,不必過于執著。
為人不必求全
俗話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必刻意追求完美,順其自然,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相處愉悅即可,不必總想著去說服別人、改變別人,那樣的關系,往往很難長久。
世界上不可能有個性完全相同的人,也不可能有認知完全一致的人,當彼此意見相左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而不是咄咄逼人,爭強好勝,唇槍舌劍,爭高論低。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一個人若是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忍不了一點委屈,受不了一絲不完美,那么,就很難與人相處融洽,更難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針鋒相對,只會傷人害己。
所以,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要學會不較真、不求全、不偏見,既要有容人之心,又要有處世之道;其次要悟透“不求全”,明白留白之處更有韻味,心平氣和更見魅力,包容之下方能長久。
處世不必求滿
俗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能夠悟透未滿和半滿的深意,凡事留有余地,不過度追逐圓滿,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無論是在名利場上,還是在感情之中,一味地追求圓滿,不僅折磨人,更是危險的。
生活的智慧,在于恰到好處,在于適可而止,在于見好就收,在于得饒人處且饒人,在于退一步海闊天空,在于收斂光芒和藏鋒守拙,在于進退之間、得失之間,精準把握處世的主動權。
事事無圓滿,人力有窮時,至于那些未讀完的書、未完成的夢想、未抵達的遠方,恰恰都是讓人勇毅前行的動力,在追逐中保持克制,在進取時懂得留白,在得失之間保持從容,才能固守本心。
凡事不必強求
古人云,行于所當行,止于不當行,深以為然,人生的路有千萬條,一條路行不通,那就換另一條路走,只要是盡力而為了,就不必過于強求結果,當止則止,才能活得自在瀟灑。
放下別人的錯,是為了放松自己的心;放下自己的錯,是為了少走彎路,人生的智慧,就藏在不強求中,只有放下強求的執念,接受現實,才是對命運的敬畏與順應,才能收獲內心的安寧與滿足。
不強求,不掙扎,不焦慮,對生活溫柔以待,對人生從容淡定,在得失之間,知足常樂;在成敗面前,隨遇而安,讓自己徹底從執念的牢籠中解脫,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更加堅定的自信擁抱生活。
總之,人生的高度,不在于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看輕了多少事,事看太清了會煩,人算太精了會累,世事無常定,人心有往復,為人不求全,處世不求滿,凡事不強求,方能活得輕松自在。
-作者-
文玲,自由撰稿人,常年在文字間行走,作品多見于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須經作者許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