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醫學的隨機行為》作者:【美】阿努帕姆·杰納;克里斯托弗·沃舍姆
2025年第32本書
這本書很開眼界,探討隨機事件是如何以一種隱秘但可以預見的方式影響我們的健康和醫療系統的。
我們雖然無法消除生活中的隨機性,但可以從中學習,避免自己成為隨機事件的犧牲品。
從書中挑了一些有趣的研究和現象分享一下。
GO
1、成為美國總統之后,平均少活了2.7年
有個研究非常有趣,在校準了年齡和性別等差異后,結果顯示選舉獲勝者比落選者平均少活了2.7年。換句話說,當選政府首腦使選舉獲勝者的衰老進程比落選者快了2.7年。
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僅能證明,總統或首相職位,以及獲勝者任期之后發生的所有事件,可能會降低其期望壽命。但無法解釋具體的原因在哪,只知道作為政府首腦所面臨的壓力確實會讓人衰老得更快。
GO
2、未能成為“世界第一”的心理影響會讓人減壽數年
這項2018年的研究中,卡爾維伊解析了1904—1936年間的奧運會數據(這些獲獎運動員中僅剩兩名在世,因此選擇這個時間段,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收集到最多的壽命數據),來研究金牌、銀牌和銅牌獲得者之間的壽命差異。平均而言,因為他們的身體素質差不多,這些運動員在參加奧運會時的期望壽命應該是一致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誰獲得金牌、銀牌和銅牌都是隨機的。
不出所料,金牌和銅牌獲得者的期望壽命相差無幾:銅牌得主的壽命為74.8歲,金牌得主為73.2歲——從統計學角度看,兩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然而,銀牌獲得者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期望壽命只有70.8歲,顯著低于金牌和銅牌獲得者。
GO
3、為什么夏季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得流感?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推薦,兒童和成人應該在每年秋季接種流感疫苗 ,最好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種。
兩個作者調查了兩個流感季節中112萬名2 ~ 5歲的兒童。發現秋季出生的孩子接種疫苗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季節出生的孩子。例如,在疫苗儲備充足的10月出生的孩子接種率為55%,而5月出生的孩子接種率僅為40%。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差異。這意味著,每100個在5月出生的孩子中,就有60個沒有接種疫苗,而這60個中的15個孩子如果出生在10月就會成功接種疫苗。
從全美范圍來看,這代表著至少有數十萬名兒童僅僅因為出生時間而錯過疫苗的接種——這可能會導致其中相當一部分孩子罹患流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管出生在幾月,所有兒童接種疫苗的比例都在下降。出生月份與流感疫苗之間的關聯性逐步消失 。這進一步證明,對2~5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出生月份決定了他們接種流感疫苗的難易程度。
生在夏季的兒童,與出生在秋季的兒童相比,更難接種流感疫苗,因此也更容易感染流感。
在打疫苗這件事上,出生時間的確很重要。
GO
4、入學年齡界限等隨機因素可能會導致ADHD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在過去幾十年中,越來越多的學齡兒童被診斷出患有ADHD,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6年估計,約有9.4%的2~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12.9%的男孩和5.6%的女孩)被診斷出患有ADHD。
與9月出生的孩子相比,8月出生的ADHD患兒平均多接受了120天的藥物治療。
換句話說,年齡較小的ADHD患兒受到了更嚴格的治療,盡管我們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孩子并不存在生物學意義上的不足。此外,醫生似乎也并沒有根據兒童的相對年齡來修正診斷。
男孩ADHD的發病率是女孩的2倍多。ADHD分為多動型和注意力不集中型,其中多動型的性別差異更為明顯,男孩的發病率是女孩的4倍。
在這項研究于2018年發表之前,關于ADHD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如果有9.4%的兒童被診斷為患有ADHD,是否意味著患病率過高?我們是否對學齡兒童在學校中的行為設定了過于苛刻的標準?到底什么是“正常”的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審視兒童教育的整體方法?
此項相對年齡效應的研究也為這場爭論增加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層面:入學年齡界限等隨機因素可能會導致ADHD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相對年齡效應還會對健康的其他方面產生影響。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學校班級中年齡較小的孩子不僅更容易被診斷出患有ADHD和智力障礙,還更容易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癥。根據加拿大艾伯塔省1979—1992年的數據,在20歲以下的自殺者中,班級中年齡較小的學生占比高達55.3%。與此同時,挪威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同一年級中,年齡較小的未成年少女懷孕的概率更高。
事實證明,相對年齡效應不僅會對兒童的健康產生影響,還會影響他們的學業表現。
8月出生的孩子的標準化考試成績普遍低于9月出生的孩子。進一步的分析還揭示了這一影響是如何波及孩子的整個教育階段的,比如與9月出生的孩子相比,8月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有行為、認知或軀體障礙,也更有可能參加閱讀或數學補習班。此外,8月出生的孩子較少被選入天才學生項目,參與高級閱讀或數學課程以及大學先修課程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時按照標準時間從高中畢業的比例也更低。總的來說,即使控制了性別、種族和母親的教育水平等因素,這些影響也依然存在。
兒童與同齡人的相對年齡差距會影響其長期健康和教育效果。
我們研究中發現的相對年齡效應表明,在8月出生并被診斷為患ADHD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如果出生在9月,可能就不會得到類似的診斷。有些孩子可能隨著成長,ADHD的癥狀就“消失”了,而有些則不會。
由于ADHD缺乏大多數疾病診斷所依據的客觀標準,比如實驗室檢驗、影像學檢查或生理學測量,教師、醫生和家長會很自然地忽略相對年齡效應,將孩子與同齡人進行比較,從而認為他們行為異常。
GO
5、哪怕你不跑步,馬拉松也會危害健康
對于最健壯的運動員,跑馬拉松也會給他們帶來健康風險,因為它挑戰了人類身體的極限。面對成千上萬的參賽者,醫療團隊必須準備好應對一系列潛在問題。
那么馬拉松比賽對其他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像波士頓馬拉松這樣的大型比賽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混亂,影響市內許多主要醫院周圍的交通,而且時間會更長。幾千名選手可能面臨受傷、脫水和過熱的風險,而在此期間整個波士頓地區的數百萬其他居民也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比如心臟病發作、感染、腦卒中等。
馬拉松比賽并不是隨機發生的事件,而是事先由城市和參賽者精心策劃的。如果一名年僅25歲的健康運動員在比賽賽道上突發心臟病,那么這個時間點并非隨機:那一天正是馬拉松比賽日。然而,對不參加比賽的人來說,在馬拉松比賽日突發心臟病,而不是在前一天或后一天發病,可以說是隨機事件。
當心臟病發作時,幾分鐘的治療延誤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在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中,我們(巴普、猶他大學教授克萊·曼恩、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醫生萊亞·韋德隆德,以及安德魯·奧倫斯基)對10年間美國境內的11次不同的大型馬拉松賽事 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問題:在馬拉松比賽日,那些沒有參加馬拉松比賽但恰好住在附近的人經歷了什么?心臟病發作或心臟停搏的人在馬拉松比賽日前后和當天的際遇有何不同?
在馬拉松比賽日因心臟病發作或心臟停搏住院的患者中,有28.2%的人在住院30天內死亡(這是衡量治療效果的標準),而在比賽日臨近的非馬拉松比賽日住院的患者中,這一比例僅為24.9%,即馬拉松比賽導致住院30天內的死亡率增加了3.3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在大型馬拉松比賽日,每30名會在30天內去世的心臟病發作或心臟停搏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如果在非比賽日發病,便可幸存下來。
在馬拉松比賽日的早晨,附近的道路會被封閉,救護車的運送時間(從現場到醫院)平均為18.1分鐘,而在非馬拉松比賽日,這一時間為13.7分鐘,相差4.4分鐘。
與馬拉松相關的道路封閉確實延誤了救護車,致使更多心臟病發作和心臟停搏的老年患者因此離世。
研究還證明,即使是短短幾分鐘的救治延誤,也可能在心臟病發作或心臟停搏患者身上產生生死攸關的影響。
下面是200多期的直播目錄,用來查詢以前的直播內容,可以關注視頻號:生活黑客、讀書方法,后在直播回放中找到最近半年的直播內容
近期直播過程中,發現大家還是有不少在100天行動踐行的問題,在注意力、時間管理上的困惑,因此想收集下大家在這方面的問題。本身在踐行100天行動的同學,也可以加上來,聊聊你的感悟或者困惑。
如果感興趣,可以加我的企業微信,和大家溝通。
關于warfalcon公眾號
①目前有3200+篇自我成長相關實用類文章
②4年進入有道云筆記最有價值公號top10
③6年占據印象筆記收藏服務總榜top1
④知乎同名帳號,回答被130萬+人收藏
5分享了超過1300本讀書筆記
加入一百天行動
有很多小伙伴說找不到我們了,微信改版,公眾號發布順序被打亂,如果你沒有星標,也很少點在看,那么你將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文章,或者是在兩三天后才能收到。
如果你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內容,將我們「設為星標」吧,在閱讀文章時,也別忘了隨手點「在看」,星標+在看,就可以增加你成為warfalcon常讀用戶的幾率了:)
點擊公眾號「warfalcon」,按照以下操作就可以設置為「星標」啦~
喜歡記得點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