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如何用AI技術賦能教育教學?5月20日,重慶市兩江新區嘉木小學校舉行2025年“嘉嘉無限 木木有本”520課程發布會,生動展示了該校校家社一體化的數字學習創新實踐。
“檢測到100%的活力值!合唱聲波與器樂完美點燃全場,建議存入‘校園高光記憶庫’!”當小朋友們帶來的開場表演結束,嘉木吉祥物AI精靈立即送上專業的分析,和學校老師一起開啟了發布會,并全程記錄學習數據。
數學智聯、八大工坊、人機對戰……小朋友們從木德課程、木智課程、木創課程三個方面為大家展示了嘉木小學筑基學習,從“奇妙問號”“家庭閱讀角”“家長課堂”等方面進行家庭伴隨學習展示。
在嘉木小學,同學們的學習場景不僅包括學校、家庭,作為教聯體建構的重要一環,社區學習也在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教育中來。活動現場,來自康美社區的康美奇人兩江榜樣山水水墨畫家周琴、重慶李氏纏花非遺傳承人陸祎和中醫社團為大家帶來山水艾草畫、艾草纏花等社區延伸學習的展示。
獨木難成林,教育的推動在于聯結。教聯體的成立不僅讓嘉木小學的資源價值最大化,更推動了學校從“教育實踐者”到“生態共建者”。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樣子,充滿詩意,浪漫而美好。好的教育不僅要木秀于林,更要秀木成林,不僅要尊重自然規律,更要強調生命個性。不僅要實現自身與團隊的‘茁壯’,更要為教育‘生態’營造好的環境。不僅要成‘材’,更要成‘景’。”發布會上,兩江新區嘉木小學校長李婷婷和大家分享了“嘉樹盈庭,木林森森”的教育故事。
在圓桌論壇環節,來自西南大學、重慶智慧教育中心等的學術嘉賓們一致認為,嘉木小學所開展的校家社一體化數字學習,鮮明地體現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 教學做合一”的三大主張,而在實踐過程中積極擁抱技術,AI賦能的做法,又賦予了這些教育思想新的時代注腳。其校家社三體協作,帶動全體師生家長及社會資源,回歸真實生活,解決真實問題的做法,讓學校的人事物呈現出溫暖、真實、智能的鮮活教育樣態,可行可為,有趣有效,具有推廣意義和價值。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