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重慶市教委安排,5月22日起,重慶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正式開始網上報名。各區“小升初”是怎樣的方式?“民轉公”學校入學有哪些要求?近日,江北區、渝北區、九龍坡區等中心城區各區教委陸續發布了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
江北區
按“對口”或“劃片”學校升入公辦初中
根據《江北區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公辦初中入學分為江北區戶籍和非江北區戶籍兩大類。
其中,江北區戶籍的升學類入學(江北區戶籍、江北區小學畢業),江北區戶籍、本區小學畢業生(簡稱“江北區戶籍升學”類)按照“對口”或“劃片”學校對口升入公辦初中。
返回類入學(江北區戶籍、非江北區小學畢業),江北區戶籍、非本區小學畢業生(簡稱“江北區戶籍返回”類),在原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小學畢業后需回本區就讀初中的,由父(或母)向戶籍地“劃片”初中或區教委提交入學申請和有效、合法證明(戶口、房屋產權證等其他印證材料)的原件、復印件,戶籍地“劃片”初中直接錄取或區教委根據就先就近原則和學位空余情況統籌安排入學,戶籍地“劃片”初中學位空余前提下不得拒收此類學生。
非江北區戶籍,學位充足的非流動人口集中流入地區學校可以實行僅憑居住證入學,取消附加或限制條件,確保符合國家《居住證暫行條例》基本要求的隨遷子女應入盡入。
此外,2025年江北區公辦初中在學位空余情況下,招收符合以下情況的非江北區戶籍初中學生:父(或母)在初中“劃片”招生范圍實際購買房屋(父持、母持、適齡學生自持或父、母、適齡學生共持100%房屋產權)并實際居住2年以上。符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隨遷子女(含進城務工人員)等。
江北區“民轉公”學校義務教育階段2025年按照2024年辦法招生,即采取執行合法入讀協議及電腦隨機派位(搖號)相結合的方式招生。
江北區“民轉公”學校或校區名單:重慶魯能巴蜀中學、重慶八中宏帆中學、御龍天峰18中學(重慶18中學御龍天峰校區)、新村同創小學、新村國奧小學、新村國興小學、鯉魚池澤善小學(原鯉魚池北大資源小學)。公辦、民轉公學校、民辦學校只能填報一所,不能兼報。
渝北區
7所學校剩余指標電腦隨機搖號入學
《重慶市渝北區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方案》明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免試就近入學。
公辦中小學新生入學實行“三對口”,即適齡兒童、少年與父(母)的戶籍、房屋產權證明(房屋產權證、購房正式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在對口學校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日起戶籍一直掛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與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
以下“三對口”特殊情況由區教委統籌安排入學:
報名結束(2025年6月6日)后新遷入戶的適齡兒童、少年;
本人和監護人房屋產權份額未達51%的適齡兒童、少年;
截至2025年8月31日,在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重慶市南開兩江中學校、重慶皇冠實驗中學、重慶市渝北區數據谷中學校、重慶市渝北區巴蜀小學校、重慶市渝北區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學校、重慶市兩江人民小學校、重慶市渝北區首地人和街小學校招生范圍內,二手房遷戶入住未滿3周年的適齡兒童、少年;
截至2025年8月31日,重慶市渝北區中央公園小學校遷戶不滿1年的適齡兒童、少年。
此外,重慶一中寄宿學校、重慶皇冠實驗中學、重慶市南開兩江中學校、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重慶市兩江人民小學校、重慶市渝北區魯能巴蜀小學、重慶市渝北區首地人和街小學校共7所學校,除“三對口”、協議生等政策規定以外的招生計劃剩余指標,采取電腦隨機搖號錄取。
上述7所學校搖號范圍內的適齡兒童、少年,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戶籍、學籍、本人或監護人具有渝北區住房類房產且房產份額達到51%及以上,均可報名參與電腦隨機搖號。
對口入學和“二派”入學原則相結合
根據《重慶高新區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學招生工作方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將采取對口入學原則和“二派”入學原則。
戶籍地學生堅持“三對口”:即小學畢業生與父(母)的戶口、房屋產權證明(或房屋產權證、購房正式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
區內戶籍或區內學籍的學生可報名參加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重慶市八中科學城中學校、重慶巴蜀科學城中學校、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科學城中學校、華中師范大學重慶學校等5所學校中的1所學校的“電腦隨機派位”搖號招生。未搖中的區內戶籍且區內學籍學生按照“對口派校”的原則回到小學對口的初中學校進行錄取;未搖中的區內戶籍且區外學籍學生由公共服務局結合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流動人口子女按照“兩為主”“兩納入”原則,由學生家長向相關學校申請學位,有空余學位的普通中學在公共服務局確定的各校招生計劃范圍內招收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入學。
九龍坡區
3所“民轉公”學校“一校一策”招生入學
《重慶市九龍坡區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方案》明確,九龍坡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根據招生劃片范圍實行就近入學。
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三對口”即適齡兒童、少年與父母的戶口、房屋產權證明和實際居住地一致。學位緊張學校,一是除滿足“三對口”入學條件外,還須執行“提前一年”落戶和“六年一戶”規定,即適齡兒童、少年必須在2024年8月31日前落戶,且同一套住房六年內只能提供一戶家庭子女入學。二是納入可選擇入學范圍的小區(村社)適齡兒童、少年,學校的剩余學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時,按照適齡兒童、少年落戶時間先后確定入學資格。
未獲得入學資格的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在劃定的原“三對口”學校入學或由區教委統籌安排到周邊有剩余學位的學校入學。
學位緊張小學:謝家灣小學、區實驗一小(西郊校區)、彩云湖小學A區、楊家坪小學、蟠龍小學、彩云湖森林小學、森林小學、歇臺子小學。學位緊張初中:楊家坪中學A區、楊家坪中學D區、渝高中學二郎校區。
適齡兒童、少年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之日起戶籍一直掛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且與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域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
戶籍在九龍坡區但不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區教委統籌安排到有剩余學位的學校入學。
在解決九龍坡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招生入學的基礎上,用學校剩余學位有序解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
此外,全區3所“民轉公”學校按照“一校一策”制定招生方案。
重慶謝家灣學校:學校根據其小學學位情況,優先解決合法購房入學合同的業主或業主子女入學,再按照教育部、市、區相關政策要求,落實特殊群體子女入學。若有剩余學位,則面向戶籍、房產、實際居住地均在華潤二十四城樓盤(非協議房)的適齡兒童,采取“自愿報名+電腦隨機搖號”方式招生入學。
育才中學初中部(原育才成功學校)、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學校根據其學位情況,優先解決合法購房入學合同的業主子女入學。再按照教育部、市、區相關政策要求,落實特殊群體子女和特定類型學生入學。若有剩余學位,則面向九龍坡區戶籍(2025年5月25日前落戶)的小學應屆畢業生,采取“自愿報名+電腦隨機搖號”方式招生入學。
巴南區
不符合“三對口”按戶籍優先順序統籌安排入學
根據《巴南區2025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方案》,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新生入學實行“三對口”,即學齡兒童、少年與父(母)的戶口、房屋產權證明(或房屋產權證、購房正式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按招生范圍在對口學校入學;農村地區以學齡兒童、少年戶籍為主要依據,在對口學校就讀。
適齡兒童、少年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日起戶籍一直掛靠祖父母(外祖父母),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
城區不符合“三對口”的適齡兒童、少年,根據戶籍、購房入住、產權份額等情況由區教委按戶籍優先順序統籌安排入學。本類別中,住房如系共有產權的(含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有),入學對象父(母)應至少共占50%以上(不含50%)的份額,且已實際交房入住,入學對象僅限業主子女(不含兄弟姊妹、孫、外孫等其他關系人)。
在巴南區開辦企業、經商、務工的區內外流動人口,其隨遷子女(不含兄弟姊妹、孫、外孫等其他關系人)可申請在巴南區接受義務教育。分片、定點安排學校接收。
重慶市實驗中學初中部以“劃片+統籌+剩余學位搖號”的方式招生。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