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號凌晨三點,中東的天像被打翻的火盆,整片天空都是紅的。
以色列突然發布緊急通告,說自家國防軍的五個主力師已經對加沙南北合圍,從拉法口岸一路掃到北邊的拜特哈嫩鎮,鋼鐵洪流寸土不留地推進。
這場被媒體稱作“最后一擊”的大規模進攻,把加沙變成了活生生的人間煉獄。
北線那邊,梅卡瓦坦克群就像發瘋的怪獸,碾著斷墻殘瓦咆哮前行。
天上飛的“蒼鷺”無人機掛了大喇叭,反復廣播著一句希伯來語警告:“加沙居民請在24小時內往南撤,留在這兒的,全當恐怖分子處理!”
話音還沒落,155毫米大炮就集體開火,炮彈像流星砸進破碎的城市,煙塵混著灰和血,一時間連空氣都變了味兒。
南邊更嚇人。以軍工兵正連夜在戰線后面拉鐵絲網,三米高還帶電。
探照燈掃過去,能看到“臨時安置區”五個字寫在一排排集裝箱上,吊車一箱接一箱往上堆,活像建蜂巢。
可就在以軍一頓猛攻的同時,印度洋另一頭的迪戈加西亞美軍基地卻鬧開了鍋。
凌晨兩點四十七分,三架KC-135R加油機顧不上卸副油箱,急吼吼就沖上天。
地勤在那邊邊操作邊罵:“胡塞那些混賬,難不成導彈都長眼了?”
倒真不是瞎說——72小時里,這座號稱“海上釘子戶”的基地硬吃了七發“圣城-2”高超音速導彈,雖然“薩德”系統全攔住了,可每發攔截彈都要燒掉三千萬美元,美軍這錢包眼看要炸。
更戲劇的是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那邊。
18號凌晨三點多,四架C-17運輸機從卡塔爾飛來剛進以色列空域,塔臺突然發出命令:“四號機立刻返航,重復,馬上掉頭!”
據說那架飛機空中轉身的時候艙門都沒鎖好,“薩德”導彈零件砸得亂七八糟。
剩下那仨雖然落地了,但剛打開貨艙,美國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一群荷槍實彈的以軍圍住。
這邊剛翻篇,五角大樓也開始上演喜劇。
本來在阿拉伯海秀肌肉的“尼米茲”號航母,現在正以25節全速狂飆逃向阿曼灣,甲板上的F-35C像被嚇懵的母雞擠作一團。
紅海的“杜魯門”號更絕,艦長接到撤退命令時還在洗澡,光著身子沖到指揮室就吼:“加速離開,離這鬼地方越遠越好!”
真正讓美軍頭疼的,是胡塞這幫“穿拖鞋的狠人”。
17號深夜他們玩了個狠招——先放出一大波自殺無人機,逼“薩德”消耗攔截彈,然后趁美軍換彈的時候,六發帶紅外干擾彈的“圣城-2”拐著彎就撲了上去。
一個美國士兵嚇得縮在掩體里,后來回憶說:“剛聽到警報,外面彈藥庫就跟火山爆發一樣炸了。”
這場混戰像推倒的骨牌,一連串往下倒。
哈馬斯的政治頭目納伊姆干脆在廢墟中開了個發布會,背后還有火沒滅。
他對著鏡頭說:“我們手里還有二十來個人質,其中五個是從廢墟里刨出來的。要是以軍不停火,明天這些人只剩DNA能認。”
這不是嚇人,加沙衛生局剛剛公布的數字:過去半個月死的40多個被抓人質,有個10歲小女孩死前還緊緊握著一只被炸碎的芭比娃娃。
以色列內部現在亂得一塌糊涂,跟碎鏡子一樣。
內塔尼亞胡在議會咆哮“這是最終一戰”,而國防部長那邊的報告卻透露:庫存彈藥最多還能撐兩個禮拜的高強度打擊。
更絕的是,美軍撤到地中海的航母現在調整了防空陣列方向——以前是沖伊朗,現在全對準歐洲方向,意思就是:哥先自保,誰也別指望我沖前線了。
國際社會這會兒都在玩“集體裝睡”。
聯合國安理會熬了一宿,就為了過個“呼吁停火”的聲明,結果美國一口否掉,白忙一場。
埃及倒是派了三十輛大巴去拉法接人,結果以軍坦克一攔就是兩天。
加沙街頭現在變化最大。以前隨處都是哈馬斯的征兵點,現在門口連只狗都沒影。
不是沒人想打仗,而是人太少。有個抱娃的婦女說:“全家就剩我們倆人,你讓我拿什么去報仇?”
反倒是以軍控制區里,大兵們收到越來越多的傳單,上頭用希伯來語寫著:“你每前進一步,家里的父母就少活十天。”
后來才知道,那是哈馬斯用兒童玩具改的無人機撒的。
這一仗的結局誰也猜不準。
但有眼尖的專家已經發現,伊朗的革命衛隊最近往阿曼灣跑得特別勤,船上卸的不是導彈,是一批一批速干水泥——看來有人已經在準備修工事,打持久戰。
而大洋彼岸的華盛頓,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正抱頭抓狂:“那些智庫當初還說胡塞頂不了仨月呢?現在他們連運咖啡豆都用導彈!”
#瞭望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