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1日訊(記者 方彥博)昨日,伊泰B(900948.SH)對ST新潮(600777.SH)的要約已進入不可撤回階段,這場涉及百億資金、優質海外資產及上市公司潛在退市風險的A股首例競爭性要約收購案,最終的結果也愈發清晰起來。
根據上交所昨日晚間最新披露的數據,目前預接受伊泰B要約的ST新潮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超過37%(已不可撤回),達到了要約收購生效條件要求的最低28%的比例。
這意味著,A股市場的首例競爭性要約收購將以伊泰B的最終要約成功而落幕,伊泰B對ST新潮的謀控之路,也即將開始。
要約僅剩比例懸念
事實上,市場對于伊泰B最終能夠達成要約條件早有預判。
“畢竟伊泰B拿出的‘誠意’要比另一要約方金帝石油要多得多。”一位ST新潮的中小投資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就在伊泰B以3.40元/股的價格向ST新潮的全體股東發出部分要約后,其先前的要約收購方浙江金帝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金帝石油”)迅速敗下陣來,并最終因預受要約的股份數量未達到要約收購生效條件要求的數量,導致要約收購自始不生效。
而伊泰B方面則一路高歌猛進。數據顯示,截至昨日盤后,預受要約的ST新潮股份數量達到25.64億股,占ST新潮總股本的比例約37.7%。
由于伊泰B對于本次要約收購設置的生效條件為要約期內最終預受要約的ST新潮股票申報數量不低于19.04億股(ST新潮股份總數的28%),且要約期的最后三個交易日(5月20日-22日)預受的要約不可撤回。由此,伊泰B的要約收購條件已實質達成。
也就是說,A股的首例競爭性要約收購勝負已分,目前僅剩伊泰B最終要約收購的股份比例這一懸念尚未揭曉。
需要注意的是,若要約期限屆滿時,預受伊泰B要約股份的ST新潮股份數量超過34.68億股(ST新潮股份總數的51%),伊泰B將按照同等比例收購預受要約的股份。
謀控之路還有多遠?
伊泰B對ST新潮控制權的圖謀之心溢于言表,伊泰B在《要約收購報告書》也明確指出收購是以增強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性并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為目的。
事實上,針對此次要約收購的股份比例,伊泰B也頗下了一番功夫。有市場人士表示,伊泰B要約收購所設置的28%和51%的兩個比例其背后的目的性很強,如果伊泰B最終能夠拿滿51%的股權比例,那伊泰B對ST新潮的控制權自不必說;同時,考慮到匯能系暫時無法行使表決權,28%的持股比例可以讓伊泰B獲得約33%的表決權比例,從而對ST新潮形成相對控制。
按照目前的情況,在伊泰B要約收購成功后,其對ST新潮的持股比例將不會低于37.7%,表決權比例將不低于44%。如無意外,其在股東大會層面謀控ST新潮的意圖即將達成。
需要注意的是,股東大會雖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在日常運營中,董事會則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在《要約收購報告書》中,伊泰B曾提出在保證上市公司經營穩定的前提下,適時對上市公司現任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調整。不少投資者對伊泰B的這一計劃是否會引發管理層與股東方的對立產生疑問。
記者注意到,ST新潮內部的對立陣營圍繞公司管理權已司空見慣。過去數年間更是多次上演合計持股10%以上的股東提議或自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逼宮”董事會的情況,但被董事會以程序不符合法規等原因或拒絕或取消。
根據相關規定,連續9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有權向董事會或監事會請求召開臨時股東會,董事會或監事會拒絕召集和主持股東會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目前,ST新潮第12屆董事會由9人組成,公司現任董事長劉斌系前任董事長劉珂之兄,本屆董事會任期至2026年2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