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徐正達)昨天清晨5時,蘭溪市果香家庭農場負責人周慶權帶著工人,踏著晨曦去采摘新鮮的枇杷。上午8時許,采摘下來的枇杷陸續被運至包裝廠,由質檢員逐個檢查,并經金華海關工作人員檢驗檢疫合格后,通過專業的冷鏈設備,搭上飛往新加坡的航班。這也是蘭溪枇杷首次走出國門。
蘭溪五月枇杷香,一城山水半城黃。又是一年枇杷成熟季,對于周慶權來說,今年最值得高興的,就是自家的白沙枇杷終于走出了國門。“種了半輩子的枇杷,我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讓白沙枇杷走出國門。”周慶權告訴記者,蘭溪白沙枇杷白皙如玉,果肉厚、皮薄、肉呈桂圓色,口感極佳,成熟后糖分達到18到21度,而普通西瓜的糖度只有9度左右。
了解到周慶權出口的需求后,蘭溪市農業農村局與金華海關積極協作,前期安排專員對枇杷出口基地的備案資料進行梳理,壓縮注冊備案審核時間,提供報關單位備案證明。同時,市農業農村局對出口基地的有害生物監測、施藥施肥規范性、包裝廠改造、藥品使用記錄等提出指導意見,加強基地生產管理,保障出口枇杷質量。去年,蘭溪市果香家庭農場經水質、土質、有害生物等多方檢測后,最終通過海關實地考察,獲得蘭溪市首批枇杷出口基地備案。
“出口枇杷的采摘、裝運和檢驗必須做到快速、精準和高效。因此,我們專門開辟‘綠色通道’,派關員全程監管,一邊檢驗一邊出證,實現當天申報當天放行。”金華海關監管四科科長孔玲玲介紹,今年以來,金華海關積極落實上級海關支持農食產品出口三年專項行動方案要求,開展出口調研工作,主動對接地方政府農林部門和企業,了解出口需求。“今年,我們新增楊梅、枇杷出口基地4個,為蘭溪特色農產品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礎。”孔玲玲說。
此外,對已建成的出口基地,金華海關壓實企業有害生物監測,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主體責任,落實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要求,初步建立了“果園抓安全生產,包裝廠拓國際市場,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海關提供技術服務”的出口模式,為地方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顆枇杷,是自然的饋贈,更是鄉村振興的“金果子”。近年來,蘭溪以“地標富農”改革為牽引、農業“雙強”行動為抓手,全環節助推枇杷產業迭代升級。“我們與農科院,高校科研等團隊積極合作,選育和推廣‘三月白’‘早佳’等優勢品種20余個,實現長三角地區最早上市。同時,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不斷提升枇杷產業設施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建成數字化農場2家、省級優質農產品基地6家。”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柳來良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蘭溪枇杷先后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名錄,也獲得浙江農業吉尼斯擂臺賽冠軍,保持著浙江省最甜枇杷的紀錄。
“接下來,我們將以此次枇杷出口為契機,推動更多蘭溪特色農產品‘出海’,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開辟新路徑,讓世界品味蘭溪農業的魅力。”柳來良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