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 斌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19日報道,亞洲地區反海盜及武裝劫船合作協定信息共享中心(ReCAAP ISC)的數據顯示,自2025年初以來,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共發生50起海上搶劫事件。與去年1月1日至5月7日的14起相比,這一數字大幅增加。ReCAAP ISC稱,今年50起海上搶劫事件均發生在新加坡海峽,其中47起位于該航道的分道通航東向航道。根據國際海事局的數據,2024年全球共報告116起海上搶劫案件。
新加坡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南端的新加坡島與印尼的廖內群島之間,西連馬六甲海峽,東面與南海相接,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CNA稱,今年 50 起事件中,劫匪主要針對航行中的大型散貨船和油輪。他們大多選擇凌晨乘坐小船,靠近目標船尾,利用鉤子或繩子爬上船。劫匪傾向于搶劫沒有固定在船上的便攜物品,包括發動機和發電機備件以及廢金屬等。有時劫匪也會偷走私人物品。不過,今年在新加坡海峽發生的約一半搶劫案件中,劫匪都空手而歸。
全球海事律師事務所——英國夏禮文律師事務所的托比·斯蒂芬斯表示,現有證據表明,這些劫匪是低級別的機會主義罪犯,他們有武器,但很少使用暴力。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的海事安全研究員伊恩·斯托里告訴CNA,在印尼廖內群島活動的一些有組織的犯罪團伙被認為是大多數搶劫案件的幕后黑手,這些團伙經常雇傭暫時失業的漁民。對于新加坡海峽海上搶劫案件激增的原因,斯托里解釋說,多種因素在起作用,包括經濟惡化、航運公司和執法機構內部的腐敗、新加坡海峽可被搶劫的目標眾多。斯托里認為,今年發生的大多數搶劫都是小偷小摸,對海上貿易的影響很小。但他也表示,若襲擊事件得不到控制或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相關船只的保險費用可能會上漲,最終上漲的成本會被轉嫁給消費者。
相關分析人士告訴CNA,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更加緊密、更廣泛的海上合作才是未來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