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九天”無人機目前已完成機體結構裝配,正在進行系統安裝與測試等工作。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無人機首飛任務。
去年,“九天”無人機就在珠海航展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將其稱之為“神族航母”。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未來的空戰形態。
東大空軍裝備的發展方向,其實就在指引未來的“空戰形態”,低成本、高滯空、長續航、大載彈量的無人機,比需要飛行員開的戰斗機、轟炸機高效多了。
九天無人機太大了,“九天”無人機機體長度為16.35米,飛機翼展25米,最大任務飛行高度15000米,最大飛行速度700千米/時,航時大于12小時,兩翼下共有8個外掛點。起飛重量16噸,最大荷載為6噸,這樣的載彈重量,早就超出了無人機的范疇,達到了中型戰斗機的水平。
它的掛架上能外掛霹靂-12AE中距空空導彈、LD-8A反輻射導彈,TL-7反艦導彈,以及CM-400AKG空射彈道導彈和空地-21高超音速導彈;它還能搭載無人機蜂巢,從空中投放小型無人機“蜂群” ……這玩意兒叫做“察打一體無人機”,本質上其實是“無人遠程轟炸機”。
這玩意兒單獨看起來或許不是那么優秀,但你想象一下,如果是十架八架一起出動呢?如果“九天”無人機加上“神雕”無人預警機呢?
那個長得像個會飛的門框的WZ9,全球首款專用反隱身雷達無人預警機。身長25米,翼展54米,起飛重量20噸,升限2.5萬米,滯空20小時,對隱身機的有效探測距離為500公里。
這倆都是高空、長續航的大型無人機,一個負責空中預警、指揮,一個負責火力投送,這就是未來的“空戰”。
印巴沖突中殲10CE依靠雷達、導彈、數據鏈的優勢,6:0狂虐了對手,敗者中包括“天下第一四代半”的陣風……很多人都在想,既然雷達如此厲害,霹靂空空導彈射程如此出色,既然同體系下共享數據鏈如此高效,那么未來的空戰,也必然會變得更加簡單——比誰看的遠,比誰射程長,比誰電子壓制能力強,比誰制導水平高。
那么更強的無人預警機和無人戰轟必然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試想一下,航程7600千米,升限15000米,攜帶各式導彈,20架編隊出發,那是什么樣的火力密度?這是無法防御的,它們攜帶空空導彈、反輻射導彈、戰術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小型無人機群……對方是沒得玩的。
九天+神雕,可以形成一種新型的空中戰略威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