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已經抵達火星上的一個新區域,這里可能蘊藏著火星上最古老且最有趣的巖石。
2021 年 2 月,“毅力號”在直徑約 45 公里的杰澤羅隕石坑內著陸,其任務是尋找火星上過去生命跡象,并收集數十份樣本以便未來送回地球。在過去的四年多時間里,這輛汽車大小的火星車已經行進了一段相當長的距離,如今又來到了一個新地點 —— 一個被稱為“Krokodillen”的巖石露頭(rocky outcrops)高原。這個名字來源于挪威普林斯卡爾爾斯福蘭島的一處山脊,挪威語中“Krokodillen”意為“鱷魚”。
據IT之家了解,“Krokodillen”區域大約占地 30 公頃,是杰澤羅隕石坑邊緣古老巖石與更遠處平原之間的一道分界線。此前的研究表明,這里可能存在黏土礦物,而這類礦物是在液態水存在的環境中形成的。
如果“毅力號”在“Krokodillen”區域發現更多此類礦物,那么這將表明該地區在過去可能曾適宜生命生存。
“Krokodillen”巖石形成于杰澤羅隕石坑誕生之前,處于火星最早期的地質時期 —— 諾亞紀,是火星上最古老的巖石之一。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帕薩迪納分校的“毅力號”副項目科學家肯?法利在 5 月 19 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我們在‘Krokodillen’發現潛在的生命跡象,那么它很可能來自火星演化中一個完全不同的、更早的時期,而不是我們去年在有‘夏雅瓦瀑布’的隕石坑中發現的那個時期。”
“夏雅瓦瀑布”是一塊箭頭形狀的巖石,“毅力號”去年對其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與古老微生物活動相一致的化學特征和結構。然而,這些特征也可能是地質過程產生的,因此目前它們仍只是潛在的生命跡象,而非確定的證據。
事實上,鑒于“毅力號”搭載的科學儀器有限,確認火星上當前或過去是否存在生命可能是其難以完成的任務。這也是為什么該火星車要收集樣本,以便未來送回地球,在全球各地設備完善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不過,火星樣本返回計劃的未來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特朗普政府 2026 年的預算提案可能會取消將“毅力號”收集的樣本帶回地球的現有計劃。
據 5 月 19 日的聲明,“毅力號”團隊正在采用一種新的采樣策略。火星車將不再密封其新填滿的樣本管,以便在必要時可以倒掉已收集的樣本,轉而采集可能更令人興奮的樣本。團隊之所以采取這種做法,是因為“毅力號”剩余的未密封樣本管數量已經不多,而它仍有許多有趣的區域需要探索。
“毅力號”攜帶有 43 個樣本管,其中 38 個用于收集樣本(另外 5 個是“見證”樣本管,旨在幫助任務團隊確定收集樣本中是否有來自地球的污染物)。據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南加州分部的“毅力號”臨時項目科學家凱蒂?斯塔克?摩根介紹,目前“毅力號”只剩下 7 個樣本管尚未填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