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清王朝的夕陽落下,時代的引領者早就換了人,就連末代皇帝溥儀也無法抵擋時代的浪潮下了臺,然而有一個人比溥儀對清王朝的感情還要“深厚”,甚至一門心思想要為大清再續上一口氣。
可是他卻在臨終前把兒女們叫到身邊開口囑咐道:“你們在國外也一定要謹記我交待的事情,不能為中國效力,但大清不能就這樣消失。”說完最后一句話他便斷了氣,一時之間圍在身旁的子女們的哭聲此起彼伏。
多年以后,他其中的一個女兒改名換姓重新歸來,但此刻的她已墮落成了奸賊。這個妄想復辟大清的人是誰?他的女兒又做了什么令人不齒的事?
一、善耆企圖復辟大清
1912年1月26日,袁世凱授意段祺瑞逼迫大清皇帝退位,可這一做法卻遭到了清王朝王公貴族們的反對,這些守舊派反對江山易主,執意要擁護大清的皇權地位。
善耆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誓死反對大清王朝的皇帝退位,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復辟大清”行動就此展開。
但善耆想要光復大清就必須要借助外界的力量,這也是他之后向日本靠攏的原因,而善耆的日本“友人”正好有意向他提供幫助,一個日本人為什么平白無故地幫善耆復辟大清呢?
這個日本人名叫川島速浪,與善耆已是十幾年的相識,他之所以幫助善耆也完全是出于利益,日本的人口過剩,恰好可以借此協助向中國大陸殖民,并且兩國相距較近,出現殖民地失控的可能性也很小。
在日本的支持下,善耆開始在日本的多個租借地訓練起勤王軍,甚至連印鑒和旗幟都已經準備好了。
日本在1912年5月下旬還秘密運輸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將這些裝備分車運輸,稱其運的是一些農業的器具。
但奈何幾十車的裝備實在太顯眼了,很快就引起了趙爾巽的注意,他們觀察了運輸隊伍一路,伺機而動,成功地攔截了運輸的隊伍,這批武器最終被銷毀,而善耆的這次獨立運動也大受重創。
善耆復辟完全就是一意孤行,甚至遭到了革命黨人的反對,日本政府不得不開始考慮一直給善耆提供幫助是否會對中日兩國的關系造成影響,對比之下幫助善耆顯然有些劃不來,所以日本政府當即決定停止對善耆的幫助。
川島速浪得知日本政府的決定以后雖然有些意外,但只得挺聽從命令,而善耆的第一次獨立活動也就這樣被日本政府給切斷了。
然而對善耆來說這并不算結束,畢竟他早就知道復辟的道路有多艱難,他便一直等待一個卷土重來的機會,這個機會正是在1916年袁世凱的帝制遭到全國人民反對之時。
善耆立刻開始籌集軍火和資金,這一次他仍然選擇求助日本。為了獲得運動的巨額經費,他與日本的財閥速水篤次郎簽訂了合約,而他居然用東北的土地、山林等等做擔保。
拿到經費善耆就集結勤王軍的隊伍,日本再一次向他提供了裝備。然而還沒過多久,局勢又發生了變化,日本內部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矛盾,他們并不想冒著風險繼續支持善耆。
在1916年的7月,這支勤王軍被日本政府強制解散,這一下善耆是徹底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善耆折騰了兩輪也沒能“復辟大清”,眼看自己無望,便將自己的復辟火種傳給了兒女們,兒子們要提前歷練,早早地被送到各國學習,而女兒們則成為了他增加“交情”的籌碼。
1922年善耆在旅順病逝,臨終前仍然心念著復辟大業。
二、善耆與川島速浪的結識
1900年,德軍在景山的一處地方架好了大炮,目標方向直面紫禁城,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炮轟紫禁城來給死去的公使報仇。
聽聞此事,時任警政事務官的川島速浪便心生一計,當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受到了不少譴責,他認為這正是“洗白”日本形象的一個好機會。
川島速浪立刻就上門拜訪德軍的指揮官沃斯,他勸沃斯說:“其實我們日本的官員官杉山彬也被殺死了,但我們日本認為珍貴的建筑遺產不應該成為戰爭的犧牲,要是您真的準備轟炸紫禁城,恐怕后世對您的評價不好預測。”
這個話術就“巧妙”在他先用共同的經歷接近沃斯,使沃斯產生共鳴,接著就提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一句后世的評價更是直接把沃斯的嘴給堵上了。
川島速浪便允諾沃斯會讓紫禁城“主動”打開,在他的再三保證不傷害城內的人的基礎上,紫禁城的守軍們最終打開了大門,可川島速浪只是嘴上說得好,城門一開如狼似虎的日軍就開始在城內搶掠。
彼時的善耆正匆匆趕到紫禁城,他看到城中被人打劫得殘敗不堪,卻意外地發現紫禁城本身沒受到什么損傷,事后他了解到原來是川島速浪的勸阻的沃斯,善耆不禁在心里對這個日本人升起了三分的敬意。
1901年,善耆直接登門拜訪川島速浪,兩人因此相識,交談過程中善耆覺得自己仿佛找到了“靈魂摯友”。此后,他們兩人便經常互相來訪。
1912年,宣統正式退位,善耆眼看局勢已是無力回天,便不得不為自己做打算,這時川島速浪勸說善耆可以去東三省日后東山再起。善耆信以為真,聽從川島速浪的話去了東北,然而他早就落入了川島速浪的圈套。
善耆的一舉一動早就被川島速浪給記錄了下來,他乘坐的火車沒達到東北,倒是在路上被日軍制造的意外給截停了,于是善耆只好順從日本的“心意”,修改路程前往旅順。
三、川島芳子
善耆換取“交情”的籌碼之一就是自己的女兒愛新覺羅·顯玗,出于討好川島速浪的需要,他將自己年僅六歲的女兒送給了川島速浪當養女,更名為川島芳子,而這個小女孩的人生從此就踏上了萬劫不復的道路。
善耆死后,川島芳子繼承了他的“遺愿”,可謂是“一浪更比一浪強”。川島芳子的行為可以說是惡劣至極,歸來中國的她已然成為了日本的走狗。
1931年底,川島芳子在上海故意制造騷亂,她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中國制造禍端,盡可能地牽扯到各方勢力,方便日軍趁機侵略中國。
1932年,川島芳子更是上演了一出驚天的“大戲”。她找來了幾名在上海的日本僧侶,安排他們故意在中國的毛巾廠投擲石頭,工廠的工人發現以后就立即阻止這些僧侶,但這些工人哪曾想到與僧侶爭執也是川島芳子陰謀的一環。
等到雙方的沖突愈演愈烈,川島芳子立馬現身煽動現場的情緒,一時之間工人們的愛國情緒猛然上漲,出手給了這群僧侶一頓教訓。
然而這便是川島芳子的目的,她的手段之毒辣可以說是可怕至極。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川島芳子的人生也走到了末路,1948年她在北平被執行死刑。但關于她是否真的死亡的消息眾說紛紜,不過她犯下的罪卻是不可否認的。
清朝的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善耆終其一生都在“復辟大清”,然而等他到了臨終前還未醒悟他始終在歷史的反方向道路上奔跑。
參考信息:
中國僑網:肅親王善耆與川島浪速的結識
中央民族大學:從滿漢關系看善耆在辛亥前后的政治活動
川島芳子:叛國女諜的不歸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