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劉金 通訊員 趙詩揚 文/圖)近日,隨著氣溫升高,咸陽市秦都區馬莊街道正洪村的林下赤松茸迎來豐收季。與前期大棚種植的赤松茸相比,林下種植的赤松茸因自然通風、光照充足的優勢,菇體飽滿、口感鮮嫩,品質更勝一籌,正式開啟今夏“鮮菇季”。
大棚種植圓滿收官 林下經濟接棒發力。今年春季,正洪村依托大棚設施種植的首批赤松茸已進入采收尾聲。通過標準化溫控管理,大棚赤松茸實現了穩產保供,為村民積累了種植經驗。而隨著氣溫升高,村集體將產業重心轉向林下仿野生栽培模式——利用村內林地的自然遮蔭和通風條件,模擬赤松茸野生生長環境,不僅降低了人工干預成本,更提升了產品生態價值。
“林下風”吹出高品質 鮮菇上市受熱捧。“林下通風好,赤松茸長得更‘精神’,菇蓋厚實、菌柄粗壯,吃起來更鮮甜!”正洪村黨支部書記王震邊采菇邊介紹。相較于大棚環境,林下種植的赤松茸因晝夜溫差大、空氣流通性強,菇體發育更充分,營養積累更豐富。目前,首批林下赤松茸因其“顏值”與“內涵”兼具,市場反響熱烈。
科技賦能產業升級 生態富民雙贏。正洪村立足資源稟賦,探索“林+菌”立體種植模式,將林業資源與食用菌產業深度融合。同時,林下種植有效利用了林地空間,改善了土壤結構,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良性循環。
打造區域品牌 延伸產業鏈條。下一步正洪村將研究開發赤松茸深加工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計劃打造赤松茸專屬品牌,通過農旅融合吸引市民體驗采摘,讓小小赤松茸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傘”。
從大棚到林下,正洪村正以綠色發展理念蹚出一條特色產業振興路。隨著林下赤松茸的持續上市,這一舌尖上的“鮮味”將為更多消費者帶來自然饋贈,也為當地農戶鋪就增收新“蘑”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