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臺灣問題,誰最難纏?大家都盯著美國,其實真正扎根最深、最難撼動的,不是遠在天邊的美國,而是近在眼前、幾十年前就在島上打下基礎的日本。
1895年,日本拿下臺灣,名義上說是條約簽了,實際上是硬搶的。
從那天起,臺灣就不是個普通的地方了。
它成了日本的殖民試驗田,也成了它穩住東亞局勢的鑰匙。
當時負責這塊“實驗田”的人,叫后藤新平。
后藤新平不是軍人出身,卻干了不少比軍人還有章法的事。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修炮臺,也不是抓抗日分子,而是搞土地調查。
誰家有幾畝地,收成咋樣,全都登記得清清楚楚。
別小看這一步,這就是把臺灣的命脈掌握在手里。
接著,他又推貨幣改革、修鐵路、建醫院,一套一套地把臺灣變成一塊對日本有用的地皮。
他干的活兒看起來像是“建設”,但實質是“控制”。
鐵路修得飛快,不是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是為了把資源、兵員、貨物送到港口,隨時調動到南洋。
港口建得氣派,不是為了島民出海,而是給戰爭做準備。
教育系統也被改了,孩子們從小學日語、唱日本國歌、拜神道,連名字都被改成日本姓氏。
這些改動,表面是“文明開化”,骨子里是要把臺灣人的文化記憶給抹掉。
到了1940年代,全島已經有不少家庭說著日語、穿著和服,甚至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了。
你要問他們認誰做祖宗,他們可能比你還堅定地回答“天皇陛下”。
這種文化滲透,說深不深,說淺不淺,可一旦成型,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拔掉的。
戰爭結束后,日本人撤了,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但那五十年留下的印記,沒那么容易清除。
語言、生活方式、價值觀,很多都帶著濃濃的“昭和味兒”。
直到今天,島上還有不少人一提起“日據時期”,不是憤怒,而是懷舊,覺得那時候街道整潔、治安好、規矩多。
你說這是不是擰巴?
再往后看,日本和臺灣的關系也沒斷,反倒越來越密切。
經濟上,兩邊你來我往,特別是半導體、機械設備這些關鍵產業,日本的技術、臺灣的產能,綁得牢牢的。
文化上,臺北街頭的日料店比比皆是,年輕人追的日劇、聽的日語歌,一點不比本土少。
旅游也是,日本成了臺灣人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這些看起來像是生活方式,其實都在悄悄維系一種心理距離——不是和大陸的,而是和日本的“親近感”。
可別覺得這只是表面熱絡。2024年,日本海上自衛隊直接穿過臺灣海峽,軍艦就在那兒晃悠,擺出一副“我就在這兒看著你”的架勢。
防衛白皮書上也寫得明明白白:臺灣局勢是日本的“核心利益”。
日本怕什么?怕大陸掌控臺灣,能源通道被掐,經濟鏈斷,安全屏障沒了。
這也是為啥它哪怕挨罵,也要在臺海方向刷存在感。
日本不是來湊熱鬧的,是覺得這事跟自己切身利益掛鉤,動不得。
再看看軍事動作,F-35戰斗機買進來,聯合演習搞起來,演練的方向直指臺海。
這不是玩票,這是提前做準備。
日本知道,一旦臺海起風,它躲不了、也躲不起。
相比之下,美國離得遠一點,打仗講究的是全球布局、戰略調度。
日本不一樣,它就在家門口,臺灣一有事,沖擊直接打到自己臉上。
這也解釋了為啥日本在臺灣問題上比美國還主動。
說到底,美國是外部干預,日本是“內嵌式”的影響。
從歷史遺留到地緣戰略,從經濟紐帶到文化心理,日本對臺灣的介入是全方位的。
你要說美國是拿根繩子牽著臺灣,那日本就是把線頭縫進了布里,想拆難拆。
后藤新平當年搞的那套“文明殖民”,今天看不見槍炮,卻留下了心理認同、價值偏向、文化依賴。
這些東西沒有邊防線,沒有警戒線,但卻能影響人心。
這一點,美國可能做不到,日本卻做到了。
所以,真正等到統一那一天,最大的攔路虎還真不是飛機大炮,而是這些看不見卻扎根在日常生活里的“親日情緒”。
你說打仗能贏一時,可這場心理戰、認同戰,打起來要更久。
后藤新平后來當了東京市長,一手規劃了現代東京的城市骨架,可他在臺灣留下的“城市骨架”——不只是鐵路和醫院,更是一套牢牢握住人心的制度邏輯。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他死的時候,沒有回臺灣看一眼,可他留下的那套東西,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
參考資料:
《后藤新平與日本殖民臺灣的近代治理》——《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4期
日本防衛省《2024年防衛白皮書》
臺灣中央社經濟數據公開資料
觀察者網《日本海上自衛隊穿越臺灣海峽引發關注》2024年10月
環球網《“臺灣有事”言論頻現,日本意欲何為》2024年7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