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待補鎮始終堅持以法治思維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以矛盾糾紛化解為切入點,創新構建“預防—調解—回訪”全鏈條法治化治理模式,推動基層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從“單一調處”向“多元共治”轉型。
法治筑基,織密矛盾化解網絡。待補鎮以法治為綱,構建覆蓋全域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體系。通過“網格化+法治”模式,全鎮劃分881個網格,配備專職和兼職網格員改為全鎮劃分212個網格,形成“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鎮”的治理格局。在處理某企業與3戶農戶的土地糾紛時,包村領導、司法所綜治中心、村級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通過訴前調解和司法確認程序,成功高效化解矛盾,實現“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多元共治,構建聯調聯動格局。多方力量協同解紛。待補鎮整合司法、信訪、派出所等資源,打造“四所一庭一中心”聯調機制,引入人大代表、鄉賢、法律顧問等社會力量參與調解。在處理一起家庭離婚糾紛時,法庭干警聯合人大代表、人民陪審員,從情理、法律雙角度切入,成功勸和夫妻雙方,避免矛盾激化。專業調解提質增效。設立“法官+調解員”協作模式,針對土地糾紛、金融借貸等復雜案件,開展“一案一策”精準調解。今年以來,通過“小蜜蜂”網格送達機制,聯合網格員提前介入金融糾紛7起,司法確認率達100%,平均辦案周期縮短40%。
數字賦能,打造智慧治理樣板。待補鎮依托“平安曲靖”平臺,實現矛盾糾紛“線上提交—智能分派—全程追蹤”。今年以來,累計處理民生訴求100余件,辦結率超98%。同時,結合“網格化+大數據”模式,實時監測矛盾隱患。網格員通過日常巡查發現詐騙線索,及時阻止村民財產損失,并聯動派出所開展反詐宣傳,提升群眾防范意識。
德法相融,培育文明善治土壤。待補鎮將法治精神融入村規民約、修訂村規民約等,引導村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此外,成立志愿服務隊,開展“最美家庭”“誠信戶”評選,樹立道德榜樣70余戶,用德治潤人心,形成“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治理生態。今年以來,開展多次法律明白人培訓,覆蓋群眾1.2萬人次。
長效回訪,鞏固治理成果。待補鎮注重矛盾糾紛化解“后半篇文章”,建立“調解+普法”跟蹤回訪機制。針對已化解案件,定期回訪當事人并開展法治宣傳。今年以來,回訪率達100%,群眾滿意度達99%,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法治為筆,繪就善治新圖景。從田間調解到云端解紛,從單一執法到多元共治,待補鎮以法治之力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繪就基層治理新“楓”景。今年以來,全鎮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信訪總量同比下降30%,群眾法治素養顯著提升。
記者 甘仕恩 通訊員 晏路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