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待久了,阿貓阿狗都能混上“老戲骨”稱號。
吹胡子瞪眼眉頭一皺,兩手一攤嘴一撇,呆若木雞看不出任何情緒。
劇組如自家客廳,松弛感拉滿,仗著咖位大隨心所欲改劇本。
名揚四海卻徒有虛名,只增歲月不增演技。
尤其是以下這7位演員,真的配不上“老戲骨”這個稱呼。
張鐵林:吹胡子瞪眼
該說不說,皇阿瑪的濾鏡還是太強了。
1998年,瓊瑤劇《還珠格格》橫空出世,瞬間火遍大江南北。
主創(chuàng)人員無一例外全部爆紅,自此之后“皇阿瑪”成了張鐵林的代名詞。
《鐵齒銅牙紀曉嵐》,張鐵林再扮乾隆皇帝,又有了“皇帝專業(yè)戶”的名號。
連續(xù)幾個皇帝角色演下來,張鐵林的演技也“定格”了。
演臣子比皇帝還高傲,似乎下一秒他就要披上龍袍篡位。
生氣震驚只會瞪著大眼睛,看不到一點復雜的情緒。
年輕時仗著一張帥臉和圈內的地位忽悠了不少“單純的小姑娘”。
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張鐵林竟然“洗白”了。
綜藝里拿著“老戲骨”的款兒,也開始對新生代演員指手畫腳了。
只是,他那種夸張式的表演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在的市場了。
大家捧著他,也只是為了保全他晚年的體面。
倪大紅:活人微死
“我要喝手磨咖啡”
2019年,倪大紅憑借都市劇《都挺好》再度翻紅,令人印象深刻。
住在兒子家吃外賣心如死灰,出門跳廣場舞開心地手舞足蹈。
蘇大強的作精本質,被倪大紅詮釋的淋漓盡致。
從那之后,倪大紅也被封上了“老戲骨”的稱號。
細數倪大紅以往的表現(xiàn),他的確配得上“老戲骨”三個字。
《活著》中的龍二,囂張跋扈,小人得志。
《大明王朝1566》倪大紅跨越40歲演奸臣嚴嵩,每一幀都是教科書式的演技。
得到市場認可之后,倪大紅似乎找到了表演的訣竅。
步調緩慢,眼神空洞,眉頭微皺,眼睛睜一半像是沒睡醒。
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都挺好》和《狂飆》倪大紅套用的是一個演技模板。
只不過,這個演技模板更符合蘇大強的人設而已。
一定程度上,是蘇大強成就了倪大紅,而不是倪大紅成就了蘇大強。
泰叔黑社會老大,倪大紅的面癱式演技直接讓泰叔化身“呆瓜”,看不到人物身上的一點狠勁。
希望倪大紅愿意跳出舒適圈,重新尋找新的演技突破點,好帶給觀眾別樣的驚喜。
孫紅雷:自毀形象
孫紅雷年紀不大,但吹噓他演技的人不在少數。
華強買瓜片段,直到現(xiàn)在仍舊是短視頻中的“爆款”。
早年間,孫紅雷的演技也的確優(yōu)秀。
《征服》一戰(zhàn)成名,機智過人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
自此之后,孫紅雷的事業(yè)扶搖直上,戲約拿到手軟還順勢打開了“綜藝之路”。
然而,《極限挑戰(zhàn)》既成就了孫紅雷又毀了孫紅雷。
《極限挑戰(zhàn)》讓孫紅雷的人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但他在熒幕上塑造的黑老大形象也被打破了。
《掃黑風暴》上映之后,關于孫紅雷的負面評價數不過來。
再也演不出陰狠毒辣的那個感覺了。
一看他就想起“極限三傻”,實在代入不了角色。
看來,演員真的不能經常上綜藝曝光自己。
黃磊:標簽太多
不想當好爸爸的廚子不是好演員。
黃磊年紀不大,但身上的標簽尤其多。
作為演員,他有代表作《邊走邊唱》《人間四月天》。
資源優(yōu)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演技好。
作為老師,內娛多位知名演員都是黃磊的學生,從側面印證黃磊教導有方。
然而,后期的黃磊不再執(zhí)著于提升演技,而是追求多元化發(fā)展。
和學生海清演夫妻檔,千篇一律的好男人形象,不是調和母女/子之間的矛盾就是鉆到廚房做菜,完全本色出演,根本不需要演技。
腦子聰明,《極限挑戰(zhàn)》用“老狐貍”成全了他想要的人設效果。
接拍廣告代言,上《爸爸去哪兒》營造好爸爸形象。
喜歡做飯,就在綜藝節(jié)目營造大廚的形象,結果不熟的豆角給嘉賓送進了醫(yī)院。
綜藝上多了,再看黃磊演戲,有一種熟人做戲的尷尬感。
而且,從業(yè)多年,黃磊竟然一個有分量的獎項都沒有拿過。
周迅:演技倒退
一部《如懿傳》毀了周迅前半生所有的努力。
在此之間,周迅是鼎鼎有名的“三金影后”,是“靈動少女”的代言人,代表作數不勝數。
不惑之年接拍《紅高粱》,演18歲少女完全不出戲,皮膚嫩的似要掐出水。
然而,一部《如懿傳》直接將周迅拉下了神壇。
古裝劇臺詞不比現(xiàn)代劇,生澀拗口,記憶難度直線飆升。
周迅為了節(jié)約時間,給能摘的詞語全摘了。
作為主角,她動臺詞意味著跟她搭戲的人都要動臺詞。
如此一來,劇組可不就亂套了。
關鍵是,周迅在劇中的皮膚狀態(tài)明顯下滑,演花季少女的確差強人意。
作為影后,對于角色的情緒處理有時候也讓人摸不到頭腦。
皇帝劇中許多厭煩的表情和不由自主的抗拒,根本不像是演的。
網友沉浸在二創(chuàng)中無法自拔,周迅反手將人家舉報,又落了一個“小心眼”的名號。
張凱麗:咋咋呼呼
她是國民媳婦劉慧芳,中國人哪個不識?
當年,這部劇的火爆程度可以和《還珠格格》比肩。
張凱麗一朝成名,本該趁熱打鐵,卻意外沉寂了一段時間。
或許是想讓自己在狂歡中沉淀,或許是不知如何突破劉慧芳的高度。
再次亮相,張凱麗只能接演“媽媽輩”的角色。
一如既往的短發(fā),千篇一律的演技,習慣性的說教,咋咋呼呼,瞬間讓人出戲。
長時間飾演同類型角色,張凱麗的演技再一次被固化。
老戲骨三個字實在是配不上,叫她老演員似乎更合適一點。
王麗云:婆婆專業(yè)戶
王麗云不僅是婆婆專業(yè)戶,還是惡婆婆專業(yè)戶。
《妯娌的三國時代》《俺娘田小草》《滿倉進城》……
久而久之,王麗云不僅戲路被定格,演技也被定格,待在舒適圈再也出不來了。
老戲骨之稱,的確是徒有虛名。
結語
老戲骨,原是資歷深厚,演技爐火純青的演員的代稱。
圈內不少演員都帶著老戲骨、實力派的稱號做“流水作業(yè)”。
劉濤沉迷于霸總之后學會了皺眉頭,楊志剛只會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
老戲骨,漸漸也成了略帶貶義的詞匯。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