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肩頸酸痛幾乎成了上班族、低頭族的“標配”。長時間對著電腦、手機,保持不良姿勢,讓肩頸部位的肌肉時刻處于緊張狀態,酸痛感如影隨形。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止痛藥,可不少人發現,止痛藥吃下去,酸痛卻依舊“賴著不走”。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并請中醫師為大家揭秘緩解肩頸酸痛的小妙招。
35歲的李先生是一名程序員,每天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最近幾個月,他的肩頸酸痛愈發嚴重,像有千斤重擔壓在肩頭,脖子轉動都變得困難。一開始,他以為是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好,可酸痛感卻越來越強烈。無奈之下,他只好去藥店買了止痛藥,希望能緩解疼痛。然而,吃了幾天止痛藥后,疼痛并沒有明顯減輕,反而有時還會出現胃部不適。李先生十分困惑,為什么止痛藥對他不管用呢?
其實,像李先生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止痛藥主要是通過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來減輕炎癥反應和疼痛感覺。但肩頸酸痛的原因復雜多樣,并非單純由炎癥引起。很多時候,肩頸酸痛是由于肌肉長期緊張、勞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止痛藥只能暫時緩解疼痛信號的傳遞,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肌肉緊張和氣血瘀滯的問題。而且,長期服用止痛藥還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如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損害等。
中醫師揭秘:按“手臂2位置”可舒展肩頸
那么,除了吃止痛藥,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來緩解肩頸酸痛呢?中醫師表示,通過按摩手臂上的兩個特定位置,可以有效放松肩頸肌肉,促進氣血運行,當下就能讓人感到較舒展。
第一個位置: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 2 寸處。用拇指指腹按壓此穴,力度由輕到重,以感到酸脹為宜,每次按壓 1 - 2 分鐘,左右手臂交替進行。手三里穴是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按摩它可以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對緩解肩頸疼痛、手臂麻木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個位置:外關穴
外關穴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 2 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用中指或食指指腹按揉外關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 50 - 100 次。外關穴是三焦經的絡穴,具有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作用。按摩外關穴可以緩解肩頸部的緊張感,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除了按摩這兩個穴位,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預防和緩解肩頸酸痛。首先,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彎腰駝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起身活動一下身體,做一些簡單的肩頸伸展運動,如轉動脖子、聳聳肩膀等。其次,要注意肩頸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寒。最后,選擇合適的枕頭也很重要,枕頭的高度和軟硬度要適中,以保證頸椎在睡眠中能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
肩頸酸痛雖然看似不是什么大病,但長期得不到緩解,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所以,當肩頸酸痛來襲時,不要一味地依賴止痛藥,不妨試試中醫師推薦的按摩方法,同時結合日常防護,讓我們的肩頸重新恢復輕松與活力。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肩頸健康,遠離酸痛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