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閩南網消息,綜合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報道,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對美國與中國就貿易問題展開的談判發表評論。講話期間,他突然提出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外界由此猜測談判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對此,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緊急表示,臺當局方面目前并未掌握談判內容涉及臺灣相關議題的情況。
特朗普(資料圖)
這番話讓臺灣地區可以做交易的說法,再一次活躍在大眾眼前。從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始,他本人就一直渲染說,臺灣地區對美國來說是個大包袱,美國不會保衛臺灣。特朗普還堅定認為,任何事情都可以談成交易,包括臺灣問題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用中美貿易達成交易。甚至國內有人認真分析過,中美兩國就臺灣問題交易的可能性,
特朗普的“統一”言論絕非口誤,而是精心設計的戰略試探。第一層算盤在經濟賬:中國持有7590億美元美債,若能通過暗示支持兩岸統一換取中國增持或展期美債,相當于給美國財政打了強心針。第二層算盤在地緣政治:俄烏沖突中美國已顯疲態,此時若在臺海“放水”,既能集中精力應對中東亂局,又能換取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配合。第三層則是選舉算計:2024年大選臨近,通過制造“化解中美危機”的政治形象,特朗普急需一場外交勝利來對沖國內通脹壓力。
臺灣購買的美國坦克(資料圖)
隨后,這一活動在臺灣政壇和媒體界開始迅速發酵。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稱,賴清德腦子里只有大罷免,對臺灣人民痛苦無心、無感,這是臺灣的悲哀,號召所有在野黨的支持者,守住臺灣地區立法機構。馬英九則表示,賴清德對美國掄起的鐮刀束手無策,將臺積電送給美國,體現的是無能。反而是將鐮刀對準北部,通過行政手段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進行打擊,這更是獨裁。臺灣不能讓這樣一個人繼續領導。馬英九呼吁民眾站出來,對賴清德投不信任票,要讓賴清德深刻反省,與臺灣民眾對話,共同應對挑戰。
面對特朗普的言論,賴清德當局的反應堪稱“教科書式焦慮”。臺外事部門和“總統府”發言人連夜澄清,強調“未掌握涉及臺灣的談判內容”,并援引美國務院聲明試圖安撫民心。然而,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表態反而暴露了其心虛。中時新聞網評論指出,臺當局的恐慌源于對“被出賣”的恐懼——若中美達成初步共識,臺灣將失去“倚美抗中”的戰略支點,這與民進黨長期塑造的“臺美關系史上最好”的敘事形成尖銳矛盾。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報告承認,中國在臺海的"拒止戰略"使得美軍干預成本飆升400%以上。與此同時,大陸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對美出口激增形成的經濟捆綁,正在創造新的博弈平衡點。在昨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對賴清德涉兩岸關系言論作出強硬回應。針對賴清德向日媒提出所謂"對等尊嚴"下的兩岸對話,陳斌華直指這是癡心妄想,強調任何企圖否定兩岸同屬一中事實、在"兩國論"基礎上開展交流的圖謀都注定失敗。
臺灣玉山(資料圖)
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在“特朗普2.0的百日變局:挑戰與展望”座談會上回答《聯合早報》提問時指出,對于特朗普而言,臺灣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棋子。他研判:“臺灣是這么重要的一個棋子,他不會輕易放棄;但另一方面,你說他是不是就會用最大的力量來捍衛它?當然也不會。因為你(臺灣)也就是一個棋子。”種種跡象顯示,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內,美國必將要求臺灣付出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