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偵察機迫近臺島挑釁之際,福建艦正式開啟第8輪海試,進入服役倒計時。這對美軍來說意味著什么?
【美軍RC-135U電子偵察機抵近飛行】
就在日前,美軍對臺島附近的空中偵察行動再度升級,引發了中美之間的新一輪緊張對峙。美國空軍派出RC-135U電子偵察機和KC-135R空中加油機,通過巴士海峽直抵臺島西南海域,這一舉動顯然具有挑釁意味,尤其是在當前復雜敏感的地緣政治背景下。
RC-135U“聯合鉚釘”電子情報收集飛機,作為美軍的王牌電子偵察機,裝載了大量高端電子偵察設備,目的就是在第一時間獲取對手的電磁頻譜信息。
要知道,這架飛機通常都是在,執行涉及高風險的情報搜集任務時才會被調用,而此次的抵近偵察活動,不免讓人揣測其背后的戰略考量,很有可能是在為更大的軍事行動積累情報。
面對美軍的挑釁,我解放軍以強硬姿態作出回應。據報道,在臺島西南空域,解放軍軍機與美軍機發生了激烈對峙。
【美軍機被解放軍軍機強勢驅離】
雖然美方以“國際空域”為借口進行抵近飛行,但最終在我軍強大壓力下不得不選擇撤退。這種“貓捉老鼠”的戲碼在近年來屢見不鮮,但每次都給區域局勢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上海海事局發布一則引人注目的航行警告,宣告中國最新的航母福建艦再次出海,正式開始它的第八輪海試。
作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和前兩艘姐妹艦有著顯著區別。它是第一艘配備電磁彈射器的國產航母,具備更強的戰斗力和更快的反應速度。
此前,遼寧艦經歷了十次海試,而山東艦則進行了九次。相比之下,福建艦已經進行了七次海試,共計113天,遠超山東艦的85天。按照這個進度,福建艦在經歷二到三次試航后,即可完成所有海試任務,然后就可以挑一個好日子,準備交付海軍了。
【上海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
實際上,早在第七輪海試結束時,有細心的觀察者就發現了福建艦的飛行甲板上,彈射器后方有淺淺的燒灼痕跡,這是艦載機彈射測試的典型特征。
結合此前官方密集報道的殲-35艦載機、殲-15T戰機的訓練畫面,以及網上曝光的空中編隊彩排照片,這一切都無不預示著:福建艦已經順利完成了初步的艦載機彈射放飛測試,只不過還沒有官宣罷了。
眾所周知,福建艦未來的艦載機配置是廣受世界矚目的焦點。其中殲-15T作為重型艦載戰斗機的一員,將在福建艦上占據主力地位。而作為一款中型隱身戰機,殲-35無疑將成為航母作戰體系中的核心力量。
此外,空警-600預警機的加入也為航空作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空中指揮和協調能力。如果這幾種艦載機已經完成了彈射和著艦測試,則意味著福建艦的作戰體系已初步形成戰斗力。
【福建艦“滿配”想象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國方面似乎早就對福建艦充滿了警惕。美國海軍陸戰隊大學曾進行過一場有關臺海沖突的兵棋推演,而福建艦成為其中的重點關注對象。他們首次將解放軍這艘尚未服役的航母拉入模擬對抗當中,細細研究其可能的戰術運用。
而美軍的這種行為充分暴露了他們自身的焦慮:首先是對自身在西太平洋控制力的擔心,那些已經服役多年的舊航母和戰艦,能否與新式的中國航母匹敵,成為他們一大隱憂;其次則是對福建艦具備的戰斗力如臨大敵,雖然航母尚未正式入列,但對其針對性打擊的推演已提前展開,足見其心中忐忑。
【福建艦還沒入列就成美軍“心腹大患”】
而福建艦的迅速發展和潛在威力不僅令美軍寢食難安,更讓太平洋地區的戰略態勢悄然改變。加上055型萬噸驅逐艦及鷹擊-21導彈這些新銳裝備,中國海軍的實力日益凸顯,這對于那些長期以來,尋求在該區域保持霸權的西方國家無疑是個巨大的噩耗。
隨著福建艦逐漸具備實戰能力,解放軍在戰略布局上將擁有更多選擇。福建艦不僅僅是一個軍事裝備,更代表了中國在國家安全和海洋權益方面,日益增長的話語權。
福建艦的存在無疑是中國的一張王牌。它不僅彰顯了中國強大的國防實力,還為臺海問題的和平解決,增添了更為多元且堅實的支撐,成為推動局勢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重要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