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每個月平均29.5天,一年354天,比太陽年少了11天。要是不調整,若干年后,我們可能在大夏天過春節!
所以古人發明了閏月,所謂的"十九年七閏"的法則,便是由此而來。
比如2025年閏六月,大家所知道淺顯表征是農歷六月出生的人,可以迎來"雙生日"。而實則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讓農歷和四季,保持"同頻"。
不過,不管農歷怎么變,小滿節氣永遠跟著太陽跑。當太陽走到黃經60度,便是小滿交節的時間。即二十四節氣本質上是按陽歷(太陽歷)劃分,不過它被融合進農歷(陰陽合歷)中使用。
也就是說,小滿節氣該來就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這好比高鐵準點進站,閏月只是調整月臺位置,不影響列車時刻表。
今年的小滿交節時間為5月21日凌晨2點54分23秒,正值夜晚。在民間,小滿的入節時間有講究。而2025年的小滿入節在晚,有什么特點呢?
1.“晚上小滿,雨多不愁”
一如農諺說:“白天小滿,熱死老牛;晚上小滿,雨多不愁”。
意思是,如果小滿入節時間在白天,那么天氣可能比較熱,熱到連耐熱的老牛都承受不住;而如果小滿入節時間在夜晚,那么預示著夏季的降水充沛,農民不用發愁。
按照以上的說法,今年屬于“晚上小滿”,預示著今年夏季可能多雨,這對夏季農作物生長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2.“小滿在尾,三伏穿襖”
民諺說:“小滿在頭,五月桑拿;小滿在尾,三伏穿襖”。意思是如果小滿節氣,出現在農歷月份的上旬(即“頭”),那么預示著接下來的農歷五月,可能會出現持續的高溫、高濕天氣,如同在蒸桑拿一般。
而如果小滿節氣,出現在農歷月份的下旬(即“尾”),則可能意味著三伏天期間,氣溫不會過于酷熱,甚至可能出現相對涼爽的天氣,以至于需要穿上薄襖來保暖。
怎么理解呢?
這主要是因為小滿如果出現在農歷的上旬,意味著小滿來得早,預示著夏季炎熱的天氣,也將來得早。那么,到了農歷5月份的時候,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天氣就變得更熱了,仿佛像蒸桑拿一樣。
今年小滿節氣落在農歷四月廿四,屬于“小滿在尾”,按照民諺的說法,那么預示著今年的三伏天可能不會太熱。
3.“小滿不滿,干斷田坎”
根據農諺的說法,若小滿無雨,則可能夏季干旱,田地干裂;若有雨,則雨水充沛,有利農作物生長。2025年小滿交節在晚上,結合“小滿在尾”的說法,需關注夏季降水分布。
從中國天氣網的天氣預測來看,未來十天南方地區降雨過程頻繁,江南華南降水偏多,而華北南部黃淮等地有高溫和干熱風天氣。
按如此趨勢,似乎意味著今年南方地區夏季降水可能偏多,江南地區或出現"早梅雨"現象。華北平原遭遇"干熱風"侵襲,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突破40℃。這些征兆與農諺"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形成對照,在某種程度上凸顯了傳統經驗的參考意義。
這提醒我們,降水分布不均,南方雨季可能提前,需防澇;北方降水稀少,需防旱。
總的來說,農諺只是一種經驗總結和參考,我們仍需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氣象預警,以便于生活和農事活動的順利開展。
小滿節氣到,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避濕防暑
首先,小滿后空氣濕度大,戶外木料易吸濕滋生細菌,盡量不要直接坐戶外木料。平時選擇晴朗天氣晾曬衣物,殺菌防潮,避免霉變。
其次,小滿后陽光強烈,正午暴曬易傷皮膚,引發疾病,盡量避免曬正午太陽。
再次,早晚氣溫較低,濕發易受寒,建議避開過早或過晚洗頭,宜白天氣溫高時洗頭,并吹干。
另外,小滿后,南方多雨,北方降水漸增,出門帶傘,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2.搶收搶種,防災減災
小滿時節,南方水稻進入生長關鍵期,需充足雨水,但需防范強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而北方小麥進入灌漿期,需適量雨水,也需防范“干熱風”導致的減產。
小滿節氣,不僅是一個時間節點,物候的變化記錄,更蘊含著豐富的習俗講究。在這一天,民間還有豐富的民俗活動,如祭車神、祭蠶、吃苦菜、出嫁女兒攜新麥制品回娘家探親等活動,充分體現了中國人順應天時的生存哲學。
對此,你又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