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式退役AAV-P7/A1履帶式兩棲突擊車,這種裝甲車輛已經服役了50多年。
告別儀式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勒瓊基地舉行,標志著其作戰任務的正式結束。第2兩棲突擊營成為最后一批退役AAV-P7/A1兩棲突擊車的現役部隊,此舉象征著機械化兩棲作戰理論的轉變。而AAV-P7/A1的退役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現代化進程相符合,有助于其適應未來可能爆發的武裝沖突,尤其是可能在近海和印度洋-太平洋戰區面臨的作戰任務。
本文為“軍隊鑒定(Army Recognition)”網站發布的介紹文章,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AAV-P7/A1兩棲突擊車由FMC公司于上世紀70年代研制,后來由BAE系統公司進行現代化升級和后勤保障。這是一種兩棲裝甲運兵車,旨在將海軍陸戰隊員和裝備從兩棲戰艦上運送到灘頭,并具備出色的越野能力。該車采用焊接鋁合金車體,可以防御輕武器的射擊,并具有浮渡能力。車組3人,最多可運送25名海軍陸戰隊員。配備一臺400馬力康明斯VT400 V8柴油發動機,陸地行駛速度72千米/小時,浮渡速度13千米/小時。
一座單人炮塔安裝在車體右前方,配備一挺M2HB機槍(口徑12.7×99mm)和一具Mk19型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后期的A1升級項目包括附加裝甲、改進型懸掛系統和現代化傳動系統。AAV-P7/A1兩棲突擊車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憑借出色的兩棲機動性和運輸效率,可以參與常規作戰和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AAV-P7/A1兩棲突擊車服役時間很長,參加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全球范圍內的大多數軍事行動。1972年開始服役,最初被命名為LVTP-7,1985年改名為AAV-7,參與了包括海灣戰爭、伊拉克自由行動,以及太平洋人道主義干預在內的諸多重大軍事行動。
多年來,AAV-P7/A1兩棲突擊車經歷了多次旨在延長使用壽命的現代化升級。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和作戰需求,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面對簡易爆炸裝置(IED)的威脅,該車進行了持續升級。盡管AAV-P7/A1具有出色的適應性和作戰效率,但2020年發生的一起導致人員死亡的訓練事故,使其在現代兩棲攻擊任務中的生存能力遭到質疑,這加速了其退役和換裝的計劃。
在美國海軍陸戰隊,AAV-P7/A1兩棲突擊車正在逐步被兩棲戰車(ACV)取代,后者由BAE系統公司和依維柯防務車輛公司聯合研制。ACV的設計旨在彌補AAV生存能力的缺陷,并滿足未來在對抗性海上環境中的作戰需求。與其前身不同,ACV的防爆和防雷性能,以及在海上和惡劣地形上的機動能力均有所提升。
ACV集成了數字化指揮系統,預計將成為多域戰場遠征作戰的網絡樞紐。AAV代表了冷戰時期由艦到岸的作戰理論,而ACV則體現了海軍陸戰隊向分布式海上作戰、先進遠征基地,以及“部隊設計2030”重組計劃的轉型。
從戰略角度來看,AAV-P7/A1在鞏固美國在多個地區(尤其是中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兩棲和遠征能力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它在“沙漠風暴”和“伊拉克自由”等行動中的表現,為快速建立灘頭陣地和向縱深地帶進攻提供了一種裝甲運輸手段,這對于美國海軍陸戰隊強調靈活性和速度的作戰理論至關重要。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AAV-P7/A1使美國能夠利用綜合作戰能力,從海上投射力量,并經常作為兩棲作戰群的先頭部隊。它的作戰能力彰顯了美國對盟友的支持,以及危機應對能力的承諾,在動蕩地區提供了威懾力和作戰優勢。
隨著最后一批AAV-P7/A1兩棲突擊車在勒瓊基地的退役,美國海軍陸戰隊結束了兩棲作戰史上的關鍵篇章。這款古老的兩棲突擊車的退役雖然略帶懷舊的傷感,卻標志著美國海軍陸戰隊正朝著更具生存力、網絡化和戰略適應力的轉型,更適合與實力相近的對手進行分布式作戰。在紀念AAV-P7/A1時代結束之際,美國海軍陸戰隊不僅向這款忠誠服役50多年的戰車致敬,也表達了致力于適應現代戰爭發展的決心。
譯者按:
盡管美軍裝備的AAV-P7/A1兩棲突擊車已經退役,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會繼續服役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可能還會很長。尤其是日本,2014年才進口AAV-P7/A1兩棲突擊車,照著日本人摳門的做派,估計至少還能繼續服役10年。最后要說的是,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這種頗具特色的兩棲突擊車也是有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