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克蘭北部風景如畫的馬塔卡納(Matakana),一處以鮮美生蠔而聞名的小店,正遭遇滅頂之災。
多年以來,這里成了許多游客的網紅打卡地,也是奧克蘭人周末出游的停靠點——因為他家的生蠔又大又新鮮。
然而,開這個小店的馬塔卡納生蠔農場(Matakana Oysters)老板Tom Walters正發出絕望的吶喊。
“我可能只能靠賣湯撐一個星期,然后就向你們這些生蠔愛好者道別了?!?/p>
一下雨,就被糞便污染的海灣
其實,這個網紅生蠔店只是附近生蠔農場的營業點。
作為 生蠔養殖場老板,Tom Walters的核心生意,就在奧克蘭北部的這個淺水海灣里。
這些生蠔養好之后,就向奧克蘭市場供應。這個生意,已經建立了27年。
然而最近,這家深受本地人和游客喜愛的生蠔小屋被迫停業。
原因是這個海灣的水域,又被檢測出諾如病毒(norovirus)污染。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諾如病毒是一種劇烈感染性腸胃病毒,一般通過受污染的水傳播。
一旦水域檢測超標,按照規定, 生蠔必須停止采收,甚至還可能啟動召回。
而導致這一切的,是每逢降雨就溢流的奧克蘭污水系統。
“現在10毫米降雨就會有污水入海!”
生蠔養殖場老板Tom Walters將矛頭直指奧克蘭市議會,及其市議會旗下水務公司Watercare。
他說,他被市議會和Watercare害死了。
Tom Walters和他無法
銷售的
生蠔
“他們放任這個地區失控式增長,卻沒有在增長之前建設好相應的基礎設施。”
如今,僅需10毫米降雨,污水便涌入港灣;而五年前,需要100毫米降雨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這里我們需要解釋一下這話什么意思。
為什么一場雨會讓污水流入大海?
奧克蘭部分地區使用的是“合流排水系統”(combined sewer system),尤其是在老城區。
這種系統將家庭污水(馬桶、廚房、洗衣水)和雨水(屋頂和街道排水)通過同一套管道排出。
這種設計在平時運行尚可。
但一旦下雨,特別是強降雨時,排水系統就容易超負荷。
由于人口增加,污水量也增加。
老舊或本身設計容量不足的管道裝不下這么多混合水,就會出現“溢流”(overflow)。
為防止污水倒灌進家庭,系統設置了“溢流口”(overflow outlet),會直接把未處理的混合污水排進附近的河流或大海。
而比較慘的是,本文中生蠔養殖場附近的一條入海的河,現在被市議會和Watercare用作當地的“溢流口”。
奧克蘭生蠔養殖產業可能“團滅”
Mahurangi River是這個地區的一條通往大海的小河。
原先,這里并不作為污水的“溢流口”。
不幸的是,隨著奧克蘭人口的增加,而基礎設施跟不上,這條小河近年來越來越頻繁地被用作污水“溢流”。
今年4月,奧克蘭地區降了幾場大雨。
然后,生蠔養殖場的滅頂之災就來了。
“今年,僅4月中旬以來,Warkworth就發生了超過1000立方米的污水溢流。”Tom Walters說。
這樣的水質,檢測肯定不過關。
那誰來付這些代價呢?就是周邊的水產養殖戶。
Tom Walters指控市議會為便于污水排放,故意將Mahurangi River劃定為“非娛樂水體”。
“他們聲稱,這條河沒人游泳、劃艇、垂釣、航行、玩耍,更沒人采集野生貝類?!?/p>
遭殃的不止Tom Walters一人。
附近的Mahurangi Oysters養殖場老板Jim Aitken說:“整個季節我們都沒法營業。馬塔卡納周邊約有10家生蠔養殖場,有些人從業超過30年。他們熱愛這項工作,也在守護海灣生態。”
他說,僅奧克蘭北部Mahurangi一地,生蠔產業每年就創造百萬紐幣的收入與就業
但如今,整個社區陷入生計危機。
Tom Walters手拿關門的牌子
百年管道還在用,新工程2028年才完工
其實,奧克蘭市水管系統嚴重發展滯后,也不是什么新聞。
毫不夸張地說,奧克蘭市區一些區域至今還在使用1913年前后建設的排水管道,有百年以上歷史。
這些奧克蘭早年間建造的管道多為混合系統。
雨水和污水通過單一管道輸送至攔截管道,最終流向本市的污水處理廠。
由于設計年代久遠,管道材質老化、容量有限,難以應對現代城市人口增長和商業開發的需要。
所以經常一下雨,奧克蘭周邊海灘就“禁止游泳”,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造成的污染(當然,過兩天就能恢復)。
奧克蘭市區海灘上的“溢流口”:
面對質疑,Watercare承認Mahurangi區域基礎設施落后。
Watercare表示,奧克蘭地區正在投入4.5億紐幣實施提升項目,預計2028年完工。
“我們理解生蠔養殖戶的困難,也在努力改善。”Watercare首席戰略官Priyan Perera表示。
目前,Watercare正設計一條服務Warkworth地區人口增長的關鍵排水管道。
他們也承諾,將在8月啟動一項臨時緩解方案,包括升級Warkworth的Elizabeth St部分下水管道,以及查找并解決暴雨水倒灌的問題。
“我們每周都與生蠔養殖戶保持聯系,并向他們提供污水溢流預警。下周還將進行面對面會議更新進展。”Perera說。
“三年太長了”,“撐不下去”……
然而,對于面臨關門困境的養殖戶來說,三年太長了。
Matakana Oysters老板Tom Walters昨日發長文痛罵Watercare以及奧克蘭市議會。
“我們自4月18日起已經關閉,因為Warkworth地區奧克蘭市議會及其下屬機構Watercare的糟糕規劃,導致大量污水溢流。
“去年,我們因這種‘糞便狀況’額外關閉了90天,但今年溢流量大幅增加。至今沒有任何臨時措施或對養殖戶的補償,養殖戶們承受了糟糕開發決策的全部后果。
“更糟糕的是,我們通過測試農場養殖區發現諾如病毒的存在,這意味著河里充滿了與污水相關的病原體,而市議會并未警告公眾這一健康危害。沒有任何警示標志。
“這太離譜了……請幫助我們阻止這種事情再次發生。絕不應該以犧牲環境、尤其是我們寶貴的淡水水域為代價來換取發展?!?/p>
Tom Walters說,“我們過去也遭遇過很多危機,但從沒有哪一次像現在這樣?!?/p>
他痛批這就是一個“失控發展扼殺產業”的典型案例。
他站在被封閉的生蠔小屋前,望著熟悉的海灣,感慨萬千。
“我已經在Green Shed賣了27年的生蠔,但我真的懷疑我們能否撐過去。接下來一周,我可能只能賣點湯,然后向人們告別。
“幾十年來,我們這個地區建立了可以幫助環境的產業,現在,卻被所謂的‘增長’殺死了。
“我們只是一些小小的 生蠔養殖戶,我們也許不重要,但這不是小事——這是整個地區的未來?!?/p>
諾如病毒是一種高傳染性病毒,感染后通常會在12至48小時內迅速發病,主要癥狀包括劇烈嘔吐、腹瀉、腹痛、惡心,有時還會伴隨發燒、頭痛和身體酸痛。癥狀通常會持續1至3天,但在兒童、老人或免疫力較低人群中可能更為嚴重,甚至引發脫水。諾如病毒通常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一般會說:吃壞肚子了)。
ref:
https://www.nzherald.co.nz/nz/matakana-oysters-close-due-to-norovirus-in-water-businesses-on-brink-watercare-fix-years-away/6B23724RVJDT5ANGD7AUYG7NB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