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數字化工廠」這一概念,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數字化工廠」將數字化管理平臺帶到了傳統制造行業,提升了工廠的管理和運轉效率。
但如今的制造業早已不是「一家工廠說了算」的時代——國內多地、甚至是國內外工廠協作的模式,已經成了智能制造的新范式。面臨這樣的挑戰,傳統制造業又該怎么推進數字化的進程呢?
圖片來源:雷科技
2025 年 5 月 19 日,一汽-大眾攜手華為云,在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為全國首個「云上」分布式汽車工廠揭牌。在揭牌儀式后的問答環節,雙方也向現場媒體介紹了華為云在一汽-大眾工廠模式中的具體應用。問答環節結束后,一汽-大眾還安排了工廠產線的參觀機會。作為受邀媒體,雷科技也現場參加了此次活動,親身感受了華為云如何利用云技術賦能汽車制造業,引領行業發展。
過去「數字工廠」的模式有何問題?
根據一汽-大眾方面的分享,一汽-大眾在多年前就開始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不同于單一工廠的小型企業,一汽-大眾在中國擁有長春、天津、青島、佛山、成都五大生產基地,各基地都擁有自己的數據中心。
但原有的數據中心架構較為老舊,難以適應一汽-大眾這種「分布式」的生產模式。近年來一汽-大眾也在逐步轉變自己的生產模式:越來越豐富的汽車配置組合讓車企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估摸生產」最好賣的配置,而是根據用戶的實際訂單智能分配產能,做到類似「專車專造」的效果。
圖片來源:雷科技
這對一汽-大眾生產基地的數字化平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過去的「數字化工廠」時代,工廠只需要知道每條產線、每臺機器的工作狀況就行。但在新模式下,工廠、供應商、消費者都要「參與」到生產線當中:工廠需要知道每一筆訂單對應的車型?這臺車當前處于產線的哪一環節?需要調度怎樣的物料?并分別向供應商、消費者分享相關物料的庫存情況和車輛制造情況。
除此之外,一汽-大眾對數據平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有極高的要求。在分享中一汽-大眾方面提到,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佛山工廠)可以做到一分鐘下線一臺車,這意味著哪怕僅僅 1 分鐘的異常,也可能成為工廠產能的瓶頸。
分布式工廠,要用分布式解決方案
而從這個角度看,華為云提出的分布式數字平臺方案,也和一汽-大眾的實際狀況高度契合。
和傳統的數字化方案相比,華為云引入了分布式的改變,依托華為云的計算能力,為一汽-大眾打造了與「總部-分公司」模式匹配的云平臺模式——長春總部為核心平臺,其余工廠為各自的分布式平臺:不同系統有各自的獨立性,但可以實現信息數據的橫向互通。
這既保證了總部的訂單處理能力,也兼顧了各分支工廠的「產銷一體」能力,更符合一汽-大眾對各分支工廠定制化、產銷一體化的能力要求。根據一汽-大眾和華為云分享的數據,這種研產供統一管理的模式,讓效率提高了 30%。
圖片來源:雷科技
比如在產線參觀環節,小雷就發現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在產線上大量運用了 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自動引導小車)來運輸小至內飾開關、大到車門輪胎的裝配物料。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 AGV 其實也運用了華為云的基礎能力,是華為云數字平臺的一部分:AGV 小車可以根據訂單和各產線的實際情況、自動規劃最優運輸路徑,在產線各處物料「告急」之前,就將相關物料補充至生產點。
此外,小雷也看到這些 AGV 運輸部件、物料的框架上標著對應的日期,這意味著一汽-大眾這套「運輸體系」也可以對生產物料進行更詳細的追蹤,滿足汽車制造行業「先進先出」的模式,實現精細化管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華為云能為倉儲管理提供強大支撐。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在制造業最關心的安全與穩定方面,華為云也充分發揮了其分布式的特點:
首先,華為云在華南基地(佛山工廠)與長春總部均設有備份服務器,以異地方式提高了平臺的容災能力。其次,在華南基地(佛山工廠)中,華為云除了現場服務器外,也設置了本地的熱備份平臺:即使生產服務器因意外情況出現故障,華南基地(佛山工廠)也可以在短時間里切換到現場的備份管理平臺,以接力的方式保障產線穩定運行。
「服務全球」才是華為云的終極目標
在問答環節中,華為云公有云業務部總裁高江海也強調:
當前「數智基因」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華為云致力于做行業數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以全球一張網、AI-Native 的云基礎設施加速企業數智躍遷。
用更直白的話來說,那就是「國內企業需要信息載體,而華為希望企業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用上來自華為的云服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華為云能在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都建設了數據中心。當前,華為云已覆蓋全球33個地理區域,96個可用區:光是在中國,華為云就用貴安、烏蘭察布、蕪湖三大云核心樞紐,實現了國內 30ms,海外 50ms 的低時延服務圈。
而為了適應類似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這種分支機構的模式,華為云也提出「全場景分布式云解決方案」:基于 CloudPond ,華為云支持多種不同的數據中心「上云」方式。和傳統的各地建立自己數據中心的方案相比,華為云這套分布式云服務還實現了「IT 統一化,體驗一致化」的要求:無論在國內總部還是海外分公司,華為云都能提供相同的云能力,構建全球「存算一張網」。
問答環節,華為云方面也透露,在華為云上,已有過萬客戶實現業務跨國、跨區域部署。而華為也會以駐場工程師的形式,把華為作為制造業企業的經驗對外分享,攜手行業伙伴共同為制造業「賦能」。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活動最后,華為云和一汽-大眾也表示,未來雙方還會將佛山工廠這一成功案例拓展至更多領域,同時進一步豐富云服務與制造業的技術融合,探索更多不同的技術應用和合作項目。
至于佛山「云上」工廠,不過是雙方對云計算、制造業融合探索的起點:華為云與一汽-大眾的合作,證明了云計算正在從過去的「工廠管理輔助工具」,轉變為制造業核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對制造業提出了業務轉型的要求,也對云服務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基于分布式云服務的制造業革命,必將在 2025 年的時代背景下迎來爆發。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分布式云服務架構,這種全新的云服務模式也將反哺行業,推動全行業的共同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