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點半,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冷建軍都會準時來到住院樓查房。冷建軍觀察患者面色和精神狀態,觸摸患病部位并詢問病人感受,總是以微笑貫穿全過程。在冷建軍看來,患者心理壓力巨大,更需要醫者給他們信心和希望,微笑恰恰是最好的精神安慰。
“敢做別人不敢做的手術,敢治別人治不好的病。”這是我國肝膽外科創始人、“膽道外科之父”黃志強院士提出的理念。經過兩代傳承在冷建軍身上得到新的詮釋,冷建軍作為董家鴻院士(黃志強院士嫡傳弟子)的得意門生,他常說:“手術刀落下時,要看見患者十年后的生活圖景。”
大山里走出醫學奇才
對于從事醫學行業,冷建軍坦言,與自己家中三位親人早早過世有關。1966年出生于江西省修水縣山區農村的冷建軍,在8歲至12歲時,爺爺、奶奶和一個小妹先后因病去世。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他記憶最深的是父親為了請忙于奔波四處治病的赤腳醫生,愣是足足找了一天,直到夜間父親找到并背著醫生渡河回家,卻依然沒能挽救家人的生命。經歷三位至親病逝的小小少年早早立下從醫誓言。在高考志愿表填滿醫學院校,最終踏入江西醫學院九江分院。多年后他回憶:“父親那次嚴冬渡河求醫的情景,是我醫學征程的第一個解剖圖譜。”
如果說對于醫學的執著始于家人,那么冷建軍認為,職業生涯中楊瑛華絕對是自己的啟蒙恩師。當冷建軍分配到縣醫院時,他的第一位老師便是曾在部隊從事外科工作的楊瑛華。從啟蒙恩師身上冷建軍不僅學到了精湛的外科基本功,老師還用苛刻的要求為冷建軍培養了嚴謹細致的作風,從手術床單鋪設的無菌觀念、手術臺上的規范站姿到手術操作的手法流暢銜接……這些讓冷建軍受益終身,同時好學善研的冷建軍也和老師共同解決了許多難題。
一次,一名患兒因為氣管卡住異物而就醫,患兒呼吸困難嚴重缺氧,當他配合老師迅捷完成切開氣管取出異物時患兒卻突然呼吸停止。冷建軍既意外又疑惑,他認為肯定存在特殊原因。通過查閱大量書籍和文獻資料,冷建軍發現因為卡住異物導致呼吸不暢時,大腦會適應缺氧情況,需要緩慢切開供氧,從而讓大腦逐步從缺氧狀態恢復,快速切開導致突然的氧氣過量,大腦無法承受才造成了患者的去世,這讓初出茅廬的冷建軍對自己的職業更加敬畏。
對問題勤于思考和工作刨根問底的態度讓冷建軍獲得了老師的認可,很快便被推薦到上級醫院進修深造。
勇于探索肝膽神秘學科
來到更大的平臺鍛煉,冷建軍逐步豐富自身的知識架構。由于對外科感興趣,考研時,冷建軍選擇了外科應用解剖學專業。求學中冷建軍發現肝膽外科是一個神秘的學科,里面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這更激發了他的求知熱情。
“肝膽外科涉及肝、膽、胰腺、十二指腸等臟器,相比許多器官的獨立性,這些臟器相互影響,復雜程度極高。”冷建軍說。
也正因如此,冷建軍的博士專業選擇了肝膽外科,并師從黃志強和董家鴻兩位院士,正式走上了他為之奮斗一生的道路。
一次,冷建軍接收了一位直腸癌病人,這位病人出現了腎、肝、血管等多臟器轉移,單一科室已經無法對其進行手術,冷建軍依靠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患者制定了一整套涉及多專業、多科室的“多學科時空接力”手術方案,最終手術不僅取得成功,還讓患者能夠自主生活。“作為醫生我們不能為了做手術而做手術,通過手術讓患者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質量,才是我是否進行手術的關鍵。”冷建軍說。
另一次,一名53歲的胰腺癌患者慕名找到了冷建軍,當時患者已經進行了4個月的化療,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讓腫瘤增大并侵犯到血管。面對這種不具備常規手術條件的病人,冷建軍查看病例后對患者進行了血管造影,他發現腫瘤只侵犯到血管表層而血管內膜完整后帶領團隊制定方案,通過將血管外層剝離的手法,切除了侵占的腫瘤。“血管分三層,第一層如同一張半透明的薄膜,我們切除后不會影響血管的安全,讓病人可以更好地生存。”冷建軍說。手術后該患者不僅恢復良好,還返回了工作崗位。
醫者仁心不求其名
中國有句古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冷建軍非常欣賞的這句話。對他而言,醫者仁心最重要的是為患者祛除病痛。2019年,一位38歲的高齡孕婦在孕28周罹患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和重癥膽管炎。這是一種急危重癥,隨時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手術風險很大。當焦慮的家屬找到冷建軍時,他當即決定為孕婦手術,不過如果進行開腹手術,孕婦腹部的大切口可能會隨著胎兒不斷長大而裂開。最終冷建軍決定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但是因為懷孕,子宮占據了患者大部分腹腔,給冷建軍手術的空間僅有5厘米。在多學科合作的基礎上,冷建軍制訂了詳盡的治療方案及應對措施,不僅成功完成了手術,術后2個多月后,這名孕婦平安生下了可愛的寶寶。
對于技藝的傳承,冷建軍有著嚴格的要求,每天查房時他都要求年輕的醫生拿本子記錄病患的情況,同時定期進行總結。患者診斷上,冷建軍提出不要全部依靠儀器設備。“如今的設備很先進,影像、化驗等參數可以作為診療的輔助,但是病人個體存在差異,不可能完全看數據做診斷,需要從病人的面色、體態、腫脹程度、疼痛感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確保每一次診斷都傾盡全力。”冷建軍說。
每次手術前,冷建軍都要針對患者制定差異化方案,沒有任何一個病癥可以使用完全一樣的方案。對于病癥的總結冷建軍還喜歡畫圖,他認為每一次畫圖都是對自己工作的梳理和復盤。他說:“每次手術前我都會經過反復推敲,在頭腦中已經幾十甚至上百次完成了這次手術才會登上手術臺。”
從懷有從醫初心,到如今已經成為國內肝膽外科領域的頂尖專家,冷建軍始終保持了從醫之初的信念,也將支撐他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文:首都建設報 謝峰
編輯:黨委辦公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