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堅守與擔當維護秩序,以柔情與善意傳遞溫暖。近期,靖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一系列暖心服務與柔性執法實踐,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城市治理的溫度與智慧,讓法治的剛性與服務的柔性在細微處交融共生。
應急搶險顯擔當:風雨中守護城市生命線
5月6日,受強風天氣影響,南關西街一處電纜線被大風刮起懸至半空,隨風搖晃的線纜不僅阻礙交通通行,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險情發生后,城區交警一中隊民警迅速響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處置。
到達現場后,民警立即在周邊設置警示標志,疏導過往車輛和行人,避免因線纜低垂引發交通事故。同時,民警迅速聯系電纜線維護單位,配合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搶修工作。在搶修過程中,民警全程維持現場秩序,協助工作人員開展登高作業、線路加固等工作。經過數小時的緊張搶修,懸空的電纜線終于被安全固定,道路恢復正常通行。
柔性執法暖人心:迷途司機感受城市善意
5月13日,一位寧夏籍司機因不熟悉靖邊縣路況,盲目跟隨導航誤入禁行區域。執勤交警攔停車輛時,面對司機焦急慌亂的解釋,并未機械執法,而是選擇“教育為主、處罰為輔”。他們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講解禁行規定與潛在風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消除司機的困惑。
教育結束后,交警主動為其規劃最優路線,告知沿途交通節點與注意事項。這份意外的“溫暖指南”,讓司機臨走時豎起大拇指感嘆:“這座城市的善意,比導航更精準!”
危難相助見真情:深夜路上的“修車俠”
5月14日晚,靖邊交警在長城路巡邏時,發現一輛打著雙閃的白色轎車停在路邊。車旁的司機孫某滿臉愁容,正對著爆胎的車輛手足無措。民警立即上前詢問,一邊安慰焦慮的司機,一邊迅速行動——從警車上取出警示標志,在車輛后方設置安全防線;又嫻熟地從后備廂翻出工具,化身“修理工”。
昏暗的路燈下,民警半跪在地上,雙手緊握千斤頂,精準操作,熟練地拆卸破損輪胎、安裝備胎、擰緊螺絲,每一個步驟都有條不紊。當車輛重新恢復“元氣”,孫某握著民警臟污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貼心服務零距離:特殊群體的“專屬綠色通道”
5月15日上午,靖邊車管所服務大廳迎來一位特殊的辦事群眾——拄著拐杖、行動不便的男子前來辦理駕駛證期滿換證業務。工作人員見狀,立即迎上前攙扶,詢問辦理何種業務,隨即開啟“綠色通道”,全程提供“一對一”貼心服務。
從資料整理、表格填寫到信息核對,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逐項協助。由于該男子對部分業務流程不太熟悉,他們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直至業務順利辦結。接過嶄新的駕駛證,男子感動不已,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連連道謝。
護航考試傳溫情:爭分奪秒守護夢想
5月18日,靖邊縣社區專職工作人員考試如期舉行。交警大隊提前部署,在考點周邊織密交通保障網絡,全力為考生保駕護航。然而,考試前夕,意外接連發生。
8時許,一名考生神色慌張地向執勤民警求助:“我的身份證丟了!”執勤民警當即啟動應急機制,警笛呼嘯,載著考生飛馳前往戶籍室。途中,民警一邊與戶籍部門協調加急辦理,一邊安撫考生情緒。僅用十余分鐘,就將戶籍證明送到考生手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另一名考生同樣因身份證遺失急得團團轉。民警們再次爭分奪秒,在開考前幾分鐘將考生安全送達考點。兩聲急促的剎車聲,為兩場“緊急救援”畫上圓滿句號,也為考生的夢想之路掃清障礙。
從應急搶險到柔性執法,從街頭救援到窗口服務,靖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用一樁樁暖心實事,在執法與服務中尋找平衡點,讓法治既有力度更有溫度。他們的每一次出手相助、每一份耐心引導,都化作城市文明的璀璨星光,照亮群眾的幸福之路,書寫著新時代城市治理的溫情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