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人類情感的光譜里,真誠是最珍貴的底色。然而,當這份純粹被別有用心者編織成利益的網,所有的信任與期待都可能淪為一場處心積慮的騙局。
靖邊公安近期破獲多起交友類詐騙案件,騙子們以“婚戀”“交友”為名編織陷阱,涉案金額從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警示人們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的社交網絡中,警惕套路才能守護真心。
婚戀騙局:彩禮背后的虛假婚姻
2024年6月,靖邊縣樊某一家為兒子的婚事籌備多時,卻在“媒人”房某某的牽線搭橋下,陷入了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婚陰謀。犯罪嫌疑人方某以“結婚”為餌,在收取24萬元彩禮后,又以“離娘費”等名義索要4萬余元,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對騙子組合自2024年6月以來,已在漢中、延安等地用同樣手段詐騙作案3起,涉案金額高達68萬余元。他們深諳傳統婚戀中的“彩禮文化”,將其異化為斂財工具,甚至不惜偽造婚姻登記,讓受害者在法律層面陷入被動。
網絡交友:虛擬人設下的金錢圈套
社交平臺的“完美戀人”。2020年,靖邊籍男子陳某在社交平臺結識“年輕女子”李某某,四年間被以“學歷提升”“購買婚戒”等理由騙取43萬余元。李某某虛構身份、盜用網絡圖片,甚至編造“因公犧牲”謊言消失。這類詐騙通過長期情感操控,將金錢索取偽裝成“未來規劃”,極具隱蔽性。
小額試探的“見面誘惑”。東坑鎮居民常某在某平臺結識劉某,對方以“來靖邊見面”為由分多次騙取1200元。騙子利用單身群體的情感空虛,以小額索要錢款降低警惕,雖金額不大,卻暴露了“漸進式詐騙”的套路本質。
交友平臺延伸的投資陷阱。近期,靖邊發生多起以“交友”為名的投資理財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網絡交友平臺將自己包裝成“高富帥”“白富美”“成功人士”“軍人”等形象,并添加受害人為好友,與受害人長期交流、建立聯系,獲取信任后,假借“了解投資平臺”“穩賺不賠”等名義,誘騙受害人下載“金融理財類APP”,參與炒股、博彩等虛假投資活動。初期會給予受害人小額回報,當受害人相信可以獲利時便會誘導受害人進行大額轉賬充值或投資,從而實施詐騙。
群眾羅某、段某分別被自稱“軍人”的網友誘導投資,被騙33萬元、15.4萬元;群眾任某、劉某在交友軟件中被引導下載“信源密信”等APP,以“高回報理財”為名被騙5萬元、8.51萬元。此類詐騙結合情感信任與利益誘惑,利用受害人“戀愛腦”心理,最終將其引入資金黑洞。
警方行動:多維度斬斷詐騙鏈條
2025年4月30日,陜西信合靖邊縣長城路支行與靖邊縣公安局反詐中心上演“教科書式”聯動,成功攔截一起交友類電信網絡詐騙轉賬,及時守護了群眾的“錢袋子”。此次11萬轉賬被及時阻斷,是多方協作防范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
面對日益隱蔽的詐騙手段,靖邊公安通過“科技+人力”雙軌并行,筑牢反詐防線。
在樊某案中,面對涉案金額28萬元的跨省騙婚案,靖邊縣公安局按下“快進鍵”——刑偵民警冒著零下低溫走訪百余戶人家,在浩如煙海的監控畫面中鎖定嫌疑人軌跡,最終于2025年1月兵分兩路,在西安、富平兩地同步收網。
在陳某案中,刑偵民警化身“數字獵人”,在上萬條聊天記錄中篩查異常關鍵詞,從43萬元資金流水里鎖定流向,甚至通過嫌疑人網購地址的蛛絲馬跡,在河南某地一個擁有100余棟樓房的小區排查摸索,上演“蹲守記”,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
在“以愛之名”的迷局里,靖邊公安永遠是最清醒的破局者。2025年以來,靖邊公安通過“雷霆2025—破小案暖民心”“云劍—2025”等專項行動,破獲詐騙類案件12起,返還現金138萬余元。
防騙提醒:三步走守住情感與錢包
莫讓套路負真誠,守護真心靠警惕。唯有以理性為盾、以法律為劍,讓每一次信任都經過審慎的淬煉,才能在情感的原野上,培育出永不凋零的真誠之花。
身份核實:通過視頻通話、線下見面確認對方真實狀態,拒絕“網戀奔現”前的大額轉賬;
金錢警惕:涉及彩禮、投資等資金往來時,留存書面憑證,明確款項性質;
及時止損:發現異常立即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截圖,第一時間向警方報案。(李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