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十歲孩子的“謊言”
1936年,延安,剛剛迎來長征勝利的紅軍士氣高漲,街頭巷尾都是討論著勝利的聲音。
但在某個紅軍駐地門口,卻發生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個瘦小的孩子,站在門口,不管旁人怎么質疑,他就一句話:“我是紅軍。”
這話一出,守門的兒童團成員立刻皺起眉頭:“你才多大,就說自己是紅軍?”圍觀的人也開始竊竊私語,有人覺得這孩子是不是跑來騙吃騙喝的,有人則是純粹好奇,想看看他怎么圓這個謊。
孩子站在那里,衣服破破爛爛,臉上全是風霜留下的痕跡,手里緊緊攥著一封信件,沉默不語。
他不是沒聽到那些議論,但他什么都沒說,只是固執地站在原地。
就在這時,一道熟悉的身影走過來,人群立刻安靜下來。
毛主席站在人群里,看著這個孩子,語氣溫和,卻帶著嚴肅:“你說你是紅軍,那誰能證明?”
孩子抬起頭,堅定地說出了一個名字:“賀龍。”
毛主席聽完,沉思了一下,然后點了點頭,只說了三個字:“我相信。”
這句話一出口,圍觀的人都愣住了。
守門的兒童團成員也一臉尷尬,剛才還在質疑的聲音瞬間消失得干干凈凈。
誰也沒想到,一個名字,竟然能讓毛主席當場認可。
這個孩子到底是誰?
一個孩子,如何踏上長征?
要說這個孩子的故事,還得往前追溯好幾年。
這孩子叫向軒,1926年出生,家里是典型的革命世家。
他母親賀滿姑,是賀龍的親妹妹,從小就跟著哥哥鬧革命,父親向生輝是個普通農民,但也支持革命事業。
但這樣的家庭,注定過不上安穩日子。
三歲那年,家里被敵人盯上,母親賀滿姑帶著孩子東躲西藏,但最終還是被敵人抓住。
那些人想逼她交代紅軍的情報,對她用了各種酷刑,可她硬是咬緊牙關,一句話都沒說。
最后,敵人惱羞成怒,直接把她殺害了。
母親犧牲后,向軒被姑姑賀英帶走,繼續在戰火中成長。
但命運并沒有因此對他寬容。1933年,賀英所在的游擊隊被敵人包圍,戰斗打得異常慘烈。
臨死前,賀英把自己僅剩的四塊銀元塞進向軒的手里,囑咐他:“去找你舅舅,替我們報仇。”
七歲的孩子,帶著姑姑的遺言,開始了逃亡之路。
兩年后,他終于找到紅二、六方面軍,認出了舅舅賀龍,從那一刻起,他正式成為了一名小紅軍。
長征路上的“小紅軍”
長征是什么?那不是普通的行軍,而是一場生死攸關的大撤退。
紅軍戰士們不僅要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還要翻雪山、過草地,忍受極端惡劣的環境。
而向軒,才九歲,就跟著隊伍踏上了這條路。
剛開始,賀龍并不想讓他參軍,覺得他年紀太小,吃不了這個苦。
但向軒死活不肯走,最后賀龍拗不過,只能讓他從勤務員做起,燒水、洗衣、送信,慢慢讓他適應部隊的生活。
可戰爭沒有給他慢慢適應的機會。
很快,他學會了偵查、通信,甚至在戰斗中親手拿起槍。
有一次,紅軍翻越大雪山,許多戰士因為饑寒交迫倒下,有些人甚至再也沒能站起來。
向軒的棉衣早已破爛不堪,他縮在戰士們中間取暖,有人心疼地遞給他一塊干糧,他卻搖頭:“給更餓的人吧。”
這樣的小孩,怎么能不讓人敬佩?
毛主席為何相信他?
時間回到1936年的延安,毛主席看著眼前這個瘦小卻倔強的孩子,問:“你說你是紅軍,那你的職務是什么?”
向軒挺直腰板:“我是司令部的勤務員兼宣傳員,負責傳遞情報,還會吹號。”
“那你長征的時候,最難忘的是什么?”
向軒低頭沉默了一下,眼里閃過一絲痛苦:“翻雪山的時候,有人倒下了,再也沒起來。”
毛主席點了點頭,最后問:“誰能證明你的身份?”
向軒沒有猶豫,脫口而出:“賀龍。”
毛主席聽后,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我信。”
這一刻,所有的懷疑都煙消云散。
毛主席為什么相信?因為他知道,長征是用生命走出來的,能說出這些經歷的孩子,不會是假的。
命運的轉折
長征勝利了,可向軒的革命生涯才剛剛開始。
十歲,別人還在家里撒嬌,他已經在戰場上經歷了生死。
從一個跟著隊伍走的小兵,到能獨立執行任務的戰士,他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信仰和意志,并不是年齡能決定的。
他的故事,不只是個人經歷,而是整個紅軍長征的縮影。
那些在戰火中成長的孩子,早已把革命當成了自己的全部。
他們不是天生的英雄,但他們的經歷,讓他們成為了英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有些人,雖年幼,卻已是戰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