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副總理公開表示,已經投資數十億盧布的LMS-901“貝加爾湖”單引擎飛機項目,由于發展陷入僵局,將不會進行生產。
這款LMS-901飛機,其實就是安-2飛機的現代化改進版。這樣一款簡單的螺旋槳飛機,為何當代的俄羅斯都搞不定了呢?
據俄羅斯“記者”網站報道,在5月14日召開的國家杜馬遠東和北極委員會擴大會議上,俄羅斯副總理尤里·特魯特涅夫表示,由于LMS-901“貝加爾湖”輕型多用途單引擎渦槳飛機項目的發展陷入僵局,該飛機將不會進行生產。這意味著已經投資數十億盧布,甚至一度得到俄總統普京親自關照的新型飛機,研發計劃已經宣告失敗。
據了解,從2019年10月以來,俄羅斯政府一直將LMS-901“貝加爾湖”作為重點開發項目,以取代原本過時的安-2運輸機,成為一款造價低廉、能夠大量裝備的軍民兩用飛行平臺。從整體設計來看,這款“安-2改進版”也并不復雜,沿用了安-2運輸機的基本布局和設計理念,重新設計了機翼,更換了新型發動機,機體也大量采用復合材料以降低重量。
安-2是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于1946年設計的輕型多用途單發雙翼運輸機,于1947年投入生產。安-2運輸機作為老款雙翼飛機,雖然飛行速度慢,但是穩定性和可靠性特別好,而且用途非常廣泛,被譽為是“東方國家的空中拖拉機”,直到1991年停產,總產量達18000架。該機在我國的仿制型號就是著名的運-5,運-5的改進型直到現在仍在生產,總產量也超過了千架。
目前,俄羅斯軍隊仍然裝備了大約60架安-2運輸機,主要用于跳傘訓練、前線運輸等任務。由于該機具有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以及較低的雷達反射特征,因此可用于特種作戰領域。另外作為民用飛機,安-2在農業、林業、運輸等領域也有很強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仍有上千架安-2處于運營狀態。
正是這類小型通用飛機的市場潛力,因此俄羅斯一直籌劃開發安-2的后繼型號。此前,西伯利亞航空研究所曾在安-2的基礎上,改進開發了TVS-2MS和TVS-2DTS,前者改進了動力系統,后者則采用了全復合材料,但是這兩款飛機仍然較多保留了安-2的底子,性能無法滿足一些客戶的需求,再加上進口西方發動機的渠道被切斷,都沒有被俄羅斯政府看上。
為此,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在2019年確定烏拉爾民航廠(UWCA)為新一代小型通用飛機的開發商,推出的新型LMS-901“貝加爾湖”。相對于TVS-2MS和TVS-2DTS,“貝加爾湖”的改進幅度更大,雙翼設計也改成了上單翼設計,成為了“單翼版安-2”,飛行性能指標自然也有明顯提升。
俄羅斯政府對LMS-901“貝加爾湖”非常重視,從一開始就與烏拉爾民航長簽署了12.5億盧布的合同,2022年又撥款35億盧布用于開發工作,整個項目估計耗資可能超過100億盧布(相當于8.9億人民幣)。按照計劃,LMS-901“貝加爾湖”將在2024年開始批量投產,年產量將達到30架。
與此同時,俄羅斯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所也批準了VK-800SM渦槳發動機的設計,作為“貝加爾湖”飛機的動力系統。VK-800SM在技術上源于克里莫夫工廠的VK-800V渦軸發動機,由于市場前景不佳,這款用于直升機的渦軸發動機發展并不順利。因此,VK-800改成渦槳發動機也是一種市場開拓行為。
2021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烏拉爾民航廠在航展上展示了第一架LMS-901“貝加爾湖”單引擎通用飛機。2022年1月底,“貝加爾湖”飛機進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飛行,在25米的高度持續飛行約50分鐘。然而,這架原型機使用的是捷克H80-100發動機上進行的,該發動機曾配備了捷克L-410 Turbolet雙引擎飛機
至于VK-800SM,烏拉爾民航廠在2022年底展示了第一臺原型機。按照計劃,搭載VK-800SM發動機的“貝加爾湖”飛機將在2024年第三季度進行首次飛行,然而預期中的飛機至今未能實現。很明顯,發動機和飛機的研發工作都遇到了嚴重問題。
按照俄羅斯專家的說法,“貝加爾湖”飛機在穩定性和可控性方面存在困難。2025年2月曾有報道稱,“貝加爾湖”的設計問題可能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才能解決,該機無法滿足《航空規則》第23部分“民用輕型飛機適航標準”。俄羅斯政府在去年就不得不承認,“貝加爾湖”飛機的開發已經陷入了僵局,俄總統普京在去年底甚至親自過問,要求加快“貝加爾湖”飛機的開發。
即使有了國家元首的親自指示,“貝加爾湖”飛機的問題依然難以解決。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一度將交貨日期從2024年推遲到2026年,但是該部門認為完全重新設計可能需要五年時間。最終,俄羅斯副總理還是及時止損,在今年5月正式宣布放棄了這款飛機。
普通人可能難以理解,作為“貝加爾湖”技術基礎的安-2飛機,只是一款技術簡單的雙翼飛機,為什么放在21世紀的年代進行升級改進,都會這么困難?以至于國家元首出面,都無法挽回下馬的結局。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俄羅斯航空工業的衰退。隨著蘇聯的解體,復雜龐大的工業體系被拆分到了好幾個的國家,尤其是中小型渦槳發動機研發能力,基本都分給了烏克蘭。俄羅斯雖然通過庫茲涅佐夫設計局繼承了大功率渦槳發動機的技術,但是民用領域所需要的中小型渦槳發動機,卻只能通過修改直升機用的渦軸發動機“從零開始”研發,技術可靠性就出現問題了。
另外,安-2飛機的技術門檻雖然很低,但是現代化升級所需要的復合材料、發動機和航電設備水平并不低,俄羅斯僅靠不完整的工業體系,未必能充分滿足用戶對新型通用飛機的技術要求。此外,捷克發動機的供應渠道被切斷,也讓“貝加爾湖”飛機失去了風險備份。
盡管如此,我們預見到了LMS-901“貝加爾湖”的研發將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像這樣的,裝國產發動機的原型機試飛都沒能實現,這么重要的研發項目搞得如此拉跨和狼狽,也是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