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普高招生又出臺了新政策,每個公辦普高擴招5%的走讀生名額。
這個政策讓深圳家長們既開心又糾結。
開心的是,擴招了!孩子有更多機會上公辦普高了。
糾結的是,高中“走讀”這件事,對家長和孩子的挑戰很大很大。
今年的政策是,一旦中考志愿選擇了“走讀”,就只能走讀,不能住校了。
哪怕學校宿舍有空位,也不會留給走讀生哦!
這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產生“灰色地帶”,想以“走讀生”的低分進去,再轉“住宿生”的路子,一開始就被堵上了。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要不要選擇“走讀”呢?
大家先投個票吧。
高中“住校”還是“走讀”,你選哪個?單選
住校
走讀
無所謂
投票
01
— Dr小魚 —
高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讀的差別如此大!
我高中的時候,成都的高中基本都沒有住校的。
只有家離學校非常遠的同學,才有機會住校。(床位非常少,一個班就幾個人)
我記得以前我挺羨慕住校生的。
因為,住校生的成績普遍會比較好。
原因很簡單,住校生有晚自習。
高中的時候,我們高一高二都是正常放學,高三才能在學校晚自習。
走讀生,晚上回家東摸摸西搞搞,雖然那時沒有手機,但有電視啊。
吃完晚飯,經常都要打著需要消化一會再做作業的名頭,先新聞聯播,再看焦點訪淡,有時候還要找借口看一集電視劇……
時間一晃就過了,9點才正式開始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才能睡。
早上6點多起床,又是一番掙扎。
但住校生高一開始就有晚自習,他們在學校上晚自習效率高,睡覺也比較早,早上起床不用奔波,很早就能到教室。
還有,在學校上晚自習,有不懂的題能問老師或同學。
這因為住校這一點差別,一年下來大家的差距就出來了。
高考后才發現,住校和走讀的差別真的不小。
02
— Dr小魚 —
但對于大多數的普通孩子和普通家庭來說,高中選擇走讀的挑戰一定是非常大的。
住校和走讀,適合人群不同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不適合“走讀”,很多走讀生成績也非常好。
但總體來說,普通的、自律性差的、家長不管的孩子更適合住校。
自律性強、自驅力足、家庭氛圍好、父母責任心強的孩子適合走讀。
選擇“走讀”或“住校”,還與家庭的教育規劃有關。
如果孩子將來可能轉國際體系,或者高中階段需要一對一補課等,就適合選擇走讀。
我們讀書的時候,一臺電視都能搞得家里雞犬不寧。
而現在有手機、ipad這些電子產品,不自覺的孩子如果走讀,家庭大戰的畫面可以想象有多么火爆。
03
— Dr小魚 —
從今年開始,以后每年深圳的中考人數都會大幅度增加。
今年中考人數預計要達到14萬人,三年前才只有10萬,而到2027年,也就是我家小寶中考那年,可能達到20萬人。
深圳高中的建設遠遠不能趕上這幾年人口增加的速度。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走讀生”的比例還會持續增加。
也許,幾年后,大部分家庭都會面臨孩子高中不住校的情況,就如同我們小時候一樣。
這非常考驗家長與孩子的相處能力,也考驗家庭對孩子的支持力度。
但好處是,家長和孩子感情交流的機會也更多。
其實,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暫,承歡膝下的日子很珍貴很稀少,也許只有大學前,我們才能盡情擁有他們。
怎能不珍惜?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倒愿意接受孩子“走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