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新聞發布會,今天在北京召開。會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宣布,本屆非遺節將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成都舉辦,聚焦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展示非遺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創新成果,宣傳非遺品牌IP與相關領域的深入合作。
新聞發布會現場。文化和旅游部新聞中心 郝躍翔/攝
胡雁介紹,本屆非遺節共有近600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參展參演。開幕式巡游中,51支國內外隊伍將開展行進式表演。廣東坪山麒麟舞社區隊伍和四川槐樹街社區隊伍將展現“非遺在社區”的生機活力;川劇、四川清音學生隊伍將展示“非遺進校園”的青春力量。在“人間好時節”主題展覽中,觀眾看“自貢燈會”、放濰坊風箏、聽龍舟說唱……在不同歲時節令的習俗中感受非遺背后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底蘊。
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黨委副書記崔英蘭介紹,本屆非遺節首次設立了“主賓國+主賓城市”機制,邀請馬來西亞作為主賓國,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馬來西亞檳城、泰國清邁、意大利巴里作為主賓城市;此外還邀請了來自意大利、俄羅斯、日本等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位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駐華使節參與。
本屆非遺節設置了科技賦能非遺專題板塊,16家研究機構和科技企業,依托桑蠶絲織技藝、西游傳說等非遺項目,推出30余項可參與、可互動的科技體驗裝置,通過游戲、VR數字展覽、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拓展非遺呈現方式。《二十四節氣》手游、《有趣的甲骨文》VR數字藝術展、太極拳數字文化體驗空間等,將首次發布。
本屆非遺節推出國際非遺美食周,8個世界美食之都帶來特色美食項目,與全國各地70余項飲食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匯聚成美食集市,讓大眾能夠在成都品嘗來自天南海北的非遺美食。
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自2007年來已連續舉辦8屆。
本屆非遺節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