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中,雙方都有比較多的遠程打擊兵器,而且也有不同程度的偵察能力;因此在距離戰線不算太遠的區域,都不太適合大規模的裝備和兵力聚集,否則招致遠程導彈/火箭彈集中殺傷的話,損失可就比較大了。
比如在庫爾斯克—蘇梅州的作戰中,俄烏兩軍就分別吃過類似的虧。
其中俄軍在庫州戰事前期,曾有一支車隊遭到烏軍海馬斯火箭炮的集中打擊,損失很大;這主要是因為這支車隊為國內留守的新建單位,對烏正規軍的偵察和打擊能力估計不足,所以招致了損失。
而烏軍為了能在庫州打出些名堂來,冒險在戰區內及戰區附近進行過集結,結果也有幾次連營級車隊/集結地被炸,損失也很大。
甚至烏軍還因在蘇梅城舉辦授勛儀式,結果被俄軍伊斯坎德爾導彈打擊,致使第27火箭炮旅(海馬斯部隊)旅長尤里·尤拉上校被當場炸死。
吃過這么多虧后,烏軍在蘇梅戰區的部隊就嚴禁大規模集結了;但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吃虧的戰例出現。
最近,俄軍發布了一段顯示,其無人機拍到了一大隊烏軍訓練的場景,隨后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覆蓋了訓練場。
俄軍稱此次打擊殺傷了烏軍第1領土防衛旅(原第1特種旅降級)約70人,另外摧毀了1處彈藥庫和10輛車。
對于此次打擊,烏克蘭方面是承認的,而且怒氣值很高。
因為紹斯特卡城的這處訓練場并不在大后方,其距離俄烏邊境最近只有42公里;在這一距離內,顯然不算安全。
烏克蘭方面人士認為,在蘇梅方向已經吃了多次集中打擊的虧之后,為何還會出現距離俄羅斯僅40多公里區域內的兵員聚集情況?
其實這個原因倒也不是很難理解。
因為紹斯特卡城雖然在現在打得火熱的蘇梅州,但它距離戰場還是比較遠的。
這里到最近烏軍開始沖擊的喬特基諾方向有大約90公里,距離蘇梅的核心戰場更是有130公里。
可能是因為自覺遠離戰區的因素,所以烏軍比較大意,還是照常在訓練場集中訓練了。
按理說紹斯特卡城方向并不是當前俄烏戰爭的重點區域,甚至距離蘇梅戰場都比較遠,俄軍又是怎么盯到這里的呢?
原來在紹斯特卡城東區,有烏軍的一處兵工廠;雖然不是特別大型的那種,但俄軍不可能視而不見,也是發動過遠程打擊的;而且為了防止烏軍后續復產,也會派無人機回來瞧瞧,看看有沒有必要再炸一次(實際上也確實炸了)
所以在紹斯特卡城北的烏軍訓練場很可能就是在這一過程中被發現的,既然發現有大批烏軍聚集,因此索性就來一發伊斯坎德爾導彈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這波被炸的烏軍多少是有些“倒霉”的,因為他們屬于俄軍打擊烏克蘭兵工廠時順帶打擊到的。如果要不是有這一層關系,那么俄軍大概率不會朝這個方向集中偵察力量,烏軍部隊也就不會遭到打擊了。
不過按照烏克蘭目前的說法,這里被打擊的不是領土防衛軍,而是國民衛隊。
另外對于傷亡方面,烏軍所承認的是6人陣亡,另外還有10人負傷,跟俄軍所宣稱的殺傷70人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在戰爭中,交戰雙方對于傷亡的認定往往差距都會比較大,所以咱們把兩種說法都擺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按照烏軍的說法,這支國民衛隊的指揮官已經被停職,內部將進行調查,并處理涉事的軍官。
一般來說,烏軍對于己方部隊遭受此類打擊是不公開回復的態度,此次能夠承認遭受傷亡還是比較罕見的;而且從目前烏克蘭國內的反應看,此次事件還是比較嚴重的。
后續如果不能充分吸取教訓的話,估計還是會招致類似的損失,這也是現代戰爭的可怕之處——發現即打擊,打擊即傷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