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新疆阿克蘇戈壁灘迎來2025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這場“亞洲達喀爾”級賽事以4500公里賽程、超50%特殊賽段的極限挑戰,成為全球車企的技術試金石。當豐田、福特等合資品牌以燃油老將守擂,長城、奇瑞、東風等自主品牌正以“量產車+新能源”雙線陣容發起沖擊,上演一場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閱兵”。
自主品牌:量產硬派與新能源矩陣雙線破局
長城汽車以“全品牌集團軍”姿態震撼登場,10輛賽車覆蓋哈弗、坦克、長城炮三大品牌,在T2原廠量產組以“核心部件市售同款”的底氣直面挑戰。坦克Hi4混動車隊尤為亮眼:300/400/500 Hi4-T組成“新能源越野矩陣”,油電混動技術首次大規模登陸環塔。71歲越野老將梁鈺祥駕駛坦克300 Hi4-T出征,以“銀發車手+綠色技術”的組合,詮釋中國越野精神的傳承與革新。
奇瑞與東風亦展現多元技術布局:捷途縱橫G700以鯤鵬超能混動系統挑戰全地形,瑞虎8闖入T1改裝組直面專業賽道;東風猛士917作為首批新能源量產戰車,以“三電原裝+安全改裝”策略,驗證中國高端電動越野的可靠性。自主品牌以“量產敢戰、電動敢闖”的姿態,向世界展示技術自信。
合資品牌:傳統優勢與電動化滯后的雙重圖景
合資陣營以豐田、福特、日產為代表,延續“燃油老將”策略。豐田海拉克斯、塔庫瑪等經典車型再度征戰T1.1改裝組,憑借成熟底盤調校與耐造特性鞏固“沙漠王者”地位;福特猛士(Ranger)與游騎俠(Everest)以汽油動力的爆發力,在砂石路段展現百年技術沉淀;鄭州日產銳騏7以“用戶車手+原廠核心”模式,在T2柴油組驗證量產車耐久性。
然而,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集體缺位成為顯著短板。面對自主品牌“油電并行”的全技術路線布局,合資陣營尚未推出量產電動越野車型參賽,其參賽策略仍側重燃油車的局部優化(如散熱、懸掛系統調校),與中國車企的技術革新形成鮮明對比。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保守折射出傳統巨頭在電動化浪潮中的轉型滯后。
賽場啟示:從“跟跑”到“并跑”的工業質變
環塔賽道的65%沙漠、15%戈壁地形,恰似汽車工業的“壓力測試艙”。自主品牌以量產車直面“雞窩坑”“刀鋒沙梁”,本質是中國汽車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定義市場”的質變——長城混動越野的首秀、奇瑞鯤鵬動力的極限驗證、東風猛士的電動化探索,勾勒出全產業鏈突破的藍圖。當長城炮V6火炮以30萬元級定價挑戰百萬級合資皮卡,當東風猛士917以原廠三電完成SS1賽段,這場較量已超越賽事本身,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從跟跑到并跑的里程碑。
正如賽事總監所言:“環塔不僅是速度的較量,更是工業體系的試金石。”在這場中外技術對壘中,自主品牌正以戈壁為紙、沙塵為墨,書寫屬于中國汽車的越野傳奇。未來10個賽段,且看中國車企如何以技術為刃,在極限環境中刻下“中國智造”的新高度。
封面新聞記者 李繼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