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肥東縣持續創新打法、功法,一體化推進紅色資源挖掘、保護、管理和利用,讓紅色血脈在新時代奔騰不息,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初夏時節,走進肥東縣瑤崗村,青瓦白墻、綠蔭掩映的村容村貌令人賞心悅目。修舊如舊、展陳新穎的紅色文化展館內游人如織,好一幅“紅旅”融合的動人畫卷。依托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肥東縣打造了瑤崗紅色美麗鄉村,投資3.8億元,建設占地101.44公頃的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生態園,并整合瑤崗紅色美麗鄉村、撮街、肥東科創中心等資源,打造集教育、體驗、度假于一體的紅色文旅綜合體。
從紀念館出發,肥東的紅色旅游景點遍地開花,走出安徽,走向全國。“這條路走對了,以往寂靜的村莊,現在成了熱鬧的網紅打卡地,不僅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還刺激了鄉村消費。‘五一’期間,農場幾乎每天都有大量來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在這里學習參觀,都夸我們這里的紅色資源用得好。”肥東縣眾興鄉先鋒社區黨委書記任曉敏感慨地說。
任曉敏所說的農場名叫先鋒農場,是肥東縣依托“肥東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合肥地區早期黨組織重要發源地”“合肥地區團組織創始地”三張名片打造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集紅色場館、農業實踐、餐飲民宿、露營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年接待游客量約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200萬元,帶動周邊30多人就業,年增收約50萬元,成為安徽省“紅綠”融合發展的典范。
從“紅旅”融合到“紅綠”融合,多業態融合發展只是肥東縣紅色文化資源創新利用邁出的第一步。近年來,肥東縣累計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先后建成紅色景點10余處,構建了一幅紅艷艷的“富春山居圖”,更以“4條彩線”串珍珠,讓紅色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
開辟安徽省首個交旅融合通道,貫通先鋒農場與高速服務區,讓過往游客感受“下高速即達景區”的便捷;開通合肥市首條黨史公交專線,串聯合肥市區與合肥黨史館,讓合肥市民“坐著公交”去學黨史;擬建撮渡古道,連通紀念館與撮街,讓紅色記憶與市井煙火交相輝映;點、線、面結合推出四條旅游線路,打造30分鐘紅色文旅生態圈,促進肥東文旅產業全面提質升級。
2024年,肥東縣成功入選安徽省十佳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年游客接待量達835萬人次,同比增長11.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2億元,同比增長3.8%。(彭紅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