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克而瑞業務板塊廣佛團隊觀點,僅供參考
昨日,LPR年內首次下調,讓樓市信心有了進一步的提振。
同樣在昨天,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公布了廣州首批配售形保障房黃埔區的蘿崗和苑和白云區的嘉翠苑的申請家庭的搖號家庭名單資格審核結果。
這當中透露了什么信號?
一、7人競爭一套房!保障房真香?
此前在第一輪搖號時,申請家庭達到了9005戶,競爭比達到了1:7。
根據審核結果顯示,一共2410戶家庭將進入下一輪搖號,對1336套房源進行選房。
此外,在本次資格審核過程中,2672戶申請家庭中有235戶不符合申請條件,另有27戶自愿放棄本次機會。
也就是說,進入本輪搖號的家庭中,平均每2戶家庭申請1套房源。
由此可見,配售型保障房的競爭激烈程度非同一般。
之所以配售形保障房深受購房者歡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足夠香的價格優勢。
蘿崗和苑銷售基準價為15800元/㎡,嘉翠苑銷售基準價為17300元/㎡,上下浮動比例不超20%,相當于周邊商品房價格的6折。
用更少的價格就能擁有與商品房同等配套環境,購房者何樂而不為?
畢竟剛需購房者作為廣州樓市的主要支撐,不僅對價格敏感,對配套的完善程度也有著較高的要求。
例如在今年,為響應住建部“好房子”的建設要求,廣州安居集團計劃將蘿崗和苑聚焦非標商業與年輕力場景的創新融合,打造新型社區商業樣本。
由此可見,配售形保障房居住體驗落后的問題,正在進一步緩解。
二、中心四區首個配售型保障房項目即將炸場!
除蘿崗和苑、嘉翠苑已進入申購階段外,網傳廣州又一個“王炸“配售形保障房項目即將入市。
有熱心網友爆料,海珠新滘西路保障房項目即將入市的消息在網絡上傳開。
作為中心四區首個配售形保障房項目,在地段上屬于“含著金湯勺出生”。
項目位于中海大境旁,周邊配套齊全,南側為海珠濕地公園,周邊有合生廣場、萬達廣場等商業配套環伺,距離地鐵11號線逸景路站約300米,交通便捷。
這樣一個“全能型”選手,網傳價格僅需2.8萬元/㎡!
這是什么概念?
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5月前半月海珠區商品住宅成交均價7.2萬元/㎡,與之相鄰的中海大境成交均價7.8萬元/㎡。
也就是說,僅需商品房1/3的價格,就能買入海珠區核心地段的房源!
誰聽了不心動?
在項目規模上,根據網傳信息顯示,小區一共三棟樓,共計1069套房源,包含68㎡兩房、78㎡三房、兩種戶型。
值得一提的時,由于是現樓發售,該配售形保障房項目至少于2027年才會面世。
或許可以預見,相較于前兩個項目,海珠新滘西路保障房項目地段更為占優的情況下,或許屆時申請難度將更上一層樓。
三、配售形保障房,利好不止一點
去年,廣州公布2025年將籌建超1萬套配售型保障房的計劃。
此外,在今年廣州住建局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城中村改造項目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意見》,明確指出,城中村改造地塊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規劃建筑面積應當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建設保障性住房。
也就意味著,廣州未來或將會有更多的配售形保障房面世。
盡管配售型保障房有著“封閉流轉”、“折舊率高”等缺陷,但絲毫不影響購房者對于它的接受程度。
換個角度看,“封閉流轉”、“折舊率高”,正是避免了保障房與商品房的直接競爭,確保保障資源能夠持續地為有需要的人群服務的體現。
總的來說,配售型保障房的問世,是樓市的一次重要變革,以更便宜的價格,有效降低了新市民和年輕人的安居門檻,不僅是構建“租購并舉”住房體系的重要實踐,還提供了更多元的住房產品選擇,有助于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居住需求。
經過十余年淬煉,克而瑞從行業數據延伸到泛地產數據,通過與上下游產業運營商的互動和滲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大數據生態圈。依托中國房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CRIC)和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臺(CAIC)的支持,克而瑞業務覆蓋住宅開發、不動產運營、物業社區等房地產領域。創新研發產品中國房地產決策咨詢系統、投資決策系統、柵格地圖系統、GoingData、易客達、金融數據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商辦數據系統、租售系統、文旅系統、康養系統、產城系統、物管系統等,為大量房企提供了決策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