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早前宣布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301調查的最終措施,包括征收高額港口費、運輸限制等。美方相關做法損人害己,將推高全球海運成本,擾亂全球供應鏈穩定,也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利益。美方聲稱,中國有針對性地主導海運、物流和造船業是導致美國造船和航運業無法滿足國內和對外貿易需求的關鍵因素。美征收高額港口費等措施旨在促進美國造船業發展,并遏制中國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特朗普(資料圖)
“301調查”,因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節而得名,說白了,就是美國針對他們覺得國外存在的貿易壁壘進行調查,然后采取相應措施的一種手段。根據這項條款,只要美國覺得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不公平”,就可以展開調查,還能和相關國家政府協商,最后總統來決定要不要采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協定這些報復措施。可以說,這“301條款”就是美國貿易法里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采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的造船產量下降超85%,能夠建造大型船舶的造船廠數量減少了超過80%。目前,美國所制造的船舶僅占全球商船總量的0.1%。長期的不重視使得美國造船業的技術與人才出現斷層,供應鏈嚴重依賴國外,且造船成本極高。目前美國建造船舶價格幾乎是中國的3-5倍,且交付極不穩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曾表示,美國船廠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是其缺乏競爭力的根本原因,強迫市場接受這些高價格才是真正的“不公平競爭。
特朗普(資料圖)
盡管美國301法案將矛頭指向中國航運和造船業,但對中國而言卻并不完全是壞事。歷史經驗表明,一個自由競爭形成的市場格局只能由強大的市場外因素打破。例如,歐美對俄制裁導致包括中遠海運在內的國際航運企業退出后,俄羅斯市場空白迅速被俄本土和中國其他企業共同填補。這對于中國整體來說是有利的。在航運市場下游的綜合物流市場,趨勢更加明顯。301法案若引發市場格局變化,這對于中國來說可能暗含戰略機遇。
在這關鍵時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哈薩克斯坦外交部發布通告稱,中亞-中國外長第六次會晤近日在阿拉木圖舉行。據報道,哈薩克斯坦外長努爾特列烏、中國外長王毅、吉爾吉斯斯坦外長庫魯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長穆赫里丁、烏茲別克斯坦外長賽義多夫等出席了會晤。會晤期間,與會者著重討論了加強對話與合作、深化經貿合作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議題。王毅表示,中方愿進口更多中亞優質綠色農產品,遴選落實一批優質合作項目。
特朗普(資料圖)
王毅表示,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同鄰國關系方向,中國將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重要理念方針,攜手周邊國家打造命運共同體,建設好共同家園,共謀發展繁榮,共創美好未來。中方始終視哈薩克斯坦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愿同哈方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推動中哈命運共同體建設持續向前邁進,在周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訪問期間,王毅外長還和烏茲別克斯坦外長賽義多夫舉行了會晤。會議上,王毅外長除了強調中烏關系及合作的重要性之外,還提到了中吉烏鐵路。王毅說,中方愿同烏方一道,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合作,推動中吉烏鐵路早日實現通車。去年12月,中吉烏鐵路就已經在吉爾吉斯斯坦賈拉拉巴德舉行了啟動儀式,之后又有多方報道指出,該項目已經在今年2月全面開工。按照計劃,2031年就能全面建成這條長達523公里的鐵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