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杭州街頭有人賣一種水果,號稱是新疆的“冬厘果”。果子形狀像蘋果,顏色像梨,底部都有一圈棕色的印子。
“小果15元一斤,中果30元一斤,
大果60元一斤
買的人挺多。但是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沒看到有這種水果,是不是騙局啊?”
沿街的幾家水果店老板表示,沒有聽說過這種水果,電商平臺亦沒有相關產品,Deepseek也顯示查無此果。
“冬厘果”到底是什么果?底部一圈棕色的印子到底是什么?
浙江衢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所副所長吳群表示:“看樣子像是河北那邊的皇冠梨或雪梨,采用了茌梨去萼的辦法。”
吳群表示,為了讓梨口感更好、病蟲不在花萼里隱藏,在幼果期就把果頂花萼突出部分削掉,愈合后形成一個深褐色有凹陷疤痕。“不懂的人容易被騙。”
普通的皇冠梨、雪梨的售價約為5~8元/斤,與“冬厘果”售價相差8倍多。
換個名字 價格翻倍
近幾年
果蔬界各種新名字、新品種層出不窮
有的是最新科研成果或地方特色
但也有不少是渾水摸魚
今年3月
有關“水果騙局”的話題
就曾引發熱議
其中,水果西藍花,其實是從大西藍花上切下來的或是沒長開的殘次品。
金西梅與西梅并無血緣關系,不過是大量添加劑泡出的小桃子。
因常出現在景區小吃攤上,價格昂貴,金西梅也被稱為“景區刺客小吃”。
辣椒芒號稱“果核細如牙簽”,但真相是,辣椒芒是貴妃芒果樹上發育不良的畸形果。
此前,還有種號稱"藏烏梨"的水果一度走紅市場。這種梨外皮烏黑,切開和普通梨沒有太大差別,但價格貴很多。商家宣稱是“世界之巔、川藏特產”。
但實際上,這種梨并非產自西藏高原,而是收購普通梨后,經高溫將其加工成黑皮梨。有專家接受采訪時表示,西藏地區并未生產過此種梨,也未出現過原生黑皮梨物種。
消費提示
1、警惕夸張宣傳:如“稀有品種”“具有抗癌功效”“膳食纖維超高”等說法多為噱頭。
2、檢查外觀與口感:過于鮮艷、甜膩或裂口腐爛的水果需謹慎購買。
3、選擇正規渠道:建議通過超市或正規平臺購買。
4、理性看待高價:新品種未必更優質,殘次品翻新后可能價不符實。
來源:杭州日報 四川發布 央視財經 央視網
編輯:嚴格格
二審:董之震
終審:陳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