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曾以罐頭換飛機,靠一個“瘋狂”計劃封神,成為中國商界的“首富”。
牟其中,這個比馬斯克還早30年瞄準太空的商界奇才,曾設想用炸開喜馬拉雅山的辦法,改變西北干旱。
然而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億萬富翁,最終三度入獄,從商業傳奇淪為“首騙”!
那么他到底犯了哪些罪,騙了多少錢?又為什么會從天才走向罪犯?
罐頭換飛機
1989年,牟其中搭上前往北京的火車,火車車廂晃來晃去,他和一個河南商人聊得正歡。
突然那位商人隨口提到:“蘇聯現在鬧解體,他們要出售一批圖—154飛機,利潤挺大,只是我們沒能力接這筆生意。”
他一下子被這條信息吸引住了,眼睛一亮,立馬追問:“你知道怎么聯系他們嗎?”商人一樂,遞給了他一個俄羅斯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到了北京,牟其中一門心思尋找關于飛機的線索。
很快,他找到了一個潛在的買家——四川航空,當時中國的民航還處于起步階段,川航急需替換老舊的運—7、運—12客機,計劃引進新的飛機。
盡管川航原本打算購買美國的波音飛機,但看到牟其中手頭有價格便宜的圖—154,頓時心動了。
波音的飛機要兩三億,而圖—154才五六千萬,價格差得讓人無法拒絕,經過深思熟慮,川航決定購買,但有個要求:必須先看飛機。
牟其中接下來的操作非常干脆,他立即聯系上了蘇聯的負責人,由于蘇聯當時的經濟困境,急需通過出售飛機來解決資金問題,他們對牟其中的合作表示了極大的歡迎。
不過,蘇聯方面提出了一個要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讓牟其中有些為難,雙方都要現貨,可他哪兒能拿出那么多現金呢?
就在這時,他突發奇想,決定用中國的輕工業產品換飛機。
當時,蘇聯物資匱乏,日常生活品和食品尤為緊缺,而中國恰好有大量的輕工業產品。
于是,牟其中不顧一切跑遍了北京的商店,花了一萬多元買了罐頭、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帶著這些貨物找到了蘇聯人,表示:“這些商品就是我購買飛機的貨幣,對你們來說,比現金還實用,其他的貨物還在路上,能不能先交付一架飛機?”
蘇聯人看看眼前堆得如山的貨物,覺得牟其中的提議確實可行,于是答應了他的要求,把一架飛機交給了他。
拿到飛機后,牟其中立刻去銀行,用飛機做抵押申請貸款,銀行看著飛機,覺得這是硬資產,果斷批給了他6000萬貸款,而且還可以分期償還。
有了這筆資金,牟其中開始大展拳腳,采購了大批輕工業產品,向蘇聯不斷發貨,雖然蘇聯方面急得不行,但也只能等著。
最后,牟其中順利完成了交易,川航成功接收了飛機,并支付了1億元購機款,而他也順利還清了貸款,這一場“罐頭換飛機”的交易,最終讓牟其中賺了大約1.6億。
在那個萬元戶還很少的年代,他的名字一躍成了商業傳奇,“國際大倒爺”的頭銜也響徹了全國。
這讓牟其中的商業夢想一飛沖天,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商業偶像,但殊不知這位商業傳奇還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
兩次入獄
1941年牟其中出生在四川萬縣一個普通農戶家中,小時候聰明機靈,滿腦子奇思妙想,總讓人聽得頭疼。
雖然有一顆探索世界的心,可是也因此染上了愛夸夸其談的毛病,老師每次看到他,總是先嘆氣。
可想而知,那個時期的牟其中并沒能像許多孩子一樣輕松走進理想的大學校門。
他的高考夢想沒能實現,落榜的那一刻,牟其中幾乎覺得天塌了。
那時候的他,心里還懷揣著濃濃的知識渴望,于是決定踏上了另一個求學之路。
聽說武漢中南工業建設設計院有大專班招收春季特招生,他滿心希望地去了。
可是,天公又給他開了個玩笑,由于戶籍問題,他不得不再次告別了學校的夢,只好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后,牟其中的夢想沒有熄滅,聽說新疆有一所藝術院校招收學生,他又心血來潮,帶著夢想只身去了新疆,結果再次失望——學校竟然停辦了。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他感到前途一片迷茫,但生活畢竟還得繼續,為了謀生,他只好放下了曾經的理想,進入萬縣玻璃廠當了鍋爐工人,開始了平凡無奇的生活。
雖然工作平凡,但牟其中并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在工余時間不斷自學,尤其對馬列主義、偉人的著作非常感興趣,沒日沒夜地讀書、思考。
還自己學了法律,為將來涉足商界打下了基礎,這些年,他的思維變得更為敏銳,口才也漸漸鍛煉出來,漸漸在萬縣的青年中小有名氣。
然而,牟其中的一顆政治心,給他帶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
1974年,他和楊小凱一起寫下《中國向何處去》的萬字文,還獨自撰寫了關于科學空想等文章。
在當時的那個特殊年代,這些文字顯得過于大膽,直接讓牟其中成了風頭人物,被逮捕入獄,甚至判了死刑,幸好最后未被執行。
然而,這段牢獄生涯沒有打垮他,反而讓他重新思考人生,思想的升華和對商業的興趣悄悄滋生,終于為他日后的商業道路鋪設了基石。
1979年,中國正值改革開放的初期,牟其中也終于走出了監獄的大門,迎接著一個嶄新的時代。
回到家鄉后的牟其中,發現自己正好迎上了國家創業的東風,他意識到,機會來了!
但沒有資金怎么辦?他的第一任妻子杜宗蓮全力支持了他,賣掉了家里唯一的值錢物——縫紉機,換得了300元錢,交給了牟其中,成了他創業的啟動資金。
憑借著300元,牟其中在家鄉開了家小店,主營家電,那個年代,商品匱乏,售后服務幾乎為零。
牟其中卻獨辟蹊徑,推出了“保修卡”服務,承諾“包修、包換、包退”,這一舉措大大消除了消費者的疑慮,讓他們安心購買商品,甚至成了后來“七天無理由退換”的雛形。
此外,他還和廠家達成合作,推出了“四代”服務,進一步提高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商店生意火爆,牟其中僅用一年就賺到了8萬元,那個時候8萬元可是天文數字,真是讓人眼睛發亮。
不過,牟其中并不滿足于現狀,他的商業眼光早已投向了更大的市場。
他在重慶的百貨市場發現了一個商機——三五牌座鐘在上海非常暢銷,甚至需要憑結婚證才能買到。
他察覺到了機會,購買了座鐘后,找到了軍工廠并順利簽訂了生產合同。隨后,他帶著樣品前往上海,與百貨公司簽下了訂貨協議。
幾乎沒花什么成本,就完成了一筆大生意,賺了不少錢。
然而,在那個時代,牟其中過于大膽的商業操作讓他成了“異類”。
1983年,國家開展“嚴厲打擊投機倒把”行動,他因“投機倒把、買空賣空”被逮捕,商業帝國瞬間崩塌,“中德商店”也不得不關門大吉。
再次入獄,跌落神壇
在獄中,他并沒有消沉,反而用一顆“再來一次”的心態去消化自己過去的失敗。
這段時間,他讀了大量的書,經濟、法律、哲學,幾乎涵蓋了所有他認為能幫他東山再起的領域。
雖然被關在監獄里,腦袋里卻一直想著怎么扳回一局,他甚至寫了入黨申請書,想著自己能在改革大潮中找到一席之地,迎接新的機會。
經過11個月的努力和多方調查,牟其中被證明無罪,被釋放了出來,可以說,這段牢獄之災讓他吃盡了苦頭,但也讓他收獲了成長。
出獄后的他,早已不再是那個輕狂的商界新貴,而是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他明白,在商業世界,不僅僅是敢想敢做那么簡單,還得對法律和政策有更深的理解與應對能力。
1992年,他成立了南德集團,開始了自己的大規模布局,最瘋狂的就是1995年他推出的衛星投資計劃,他竟然要打造“中國版星鏈”,打算通過衛星來實現全球通信網絡。
光是想象一下,那時的技術水平,衛星的發射還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領域。
為了這個計劃,牟其中親自去俄羅斯談判,最后拿下了“航向1號”和“航向2號”的合作。
結果可想而知,衛星發射不順,最終虧損3000萬美元,“PPT衛星”的笑話也因此誕生。
除了衛星計劃,牟其中還有一個更“震撼”的想法,那就是炸開喜馬拉雅山。
計劃是要炸開50公里的山脈,引入印度洋的暖流,把西藏的青藏高原變成魚米之鄉。
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嗎?科學家都驚呆了,連專家都忍不住笑話他。
但牟其中依然信心十足,這個項目最后連電影都拍了,還被馮小剛拿來當段子講。
當然,他的商業生涯并非完全是空談,牟其中憑借著非凡的口才和膽量,確實吸引了一些投資者和支持者。
尤其在他提到要打造“全球商業帝國”的時候,許多人都感受到了他的雄心壯志。
然而,這些計劃大多只是停留在了紙面上,無法真正實現,最終南德集團陷入了困境,甚至連資金鏈都斷裂了。
危機終于降臨,1995年,由于貸款渠道受阻,牟其中開始了更加激進的操作,甚至做出了信用證詐騙的違法行為。
通過虛構進出口貨物,牟其中和南德集團騙取了大量銀行資金,最后,南德集團的騙局被揭穿,牟其中被判定為信用證詐騙罪,直接入獄,南德集團也隨之崩塌。
出獄后的牟其中并沒有放棄商業夢想,2016年,他重獲自由,依然希望東山再起。
雖然歲月不饒人,曾經的商業王者已然不再具有昔日的光輝,但他依然充滿激情,繼續嘗試發起新的商業計劃。
這次,他瞄準了滿洲里,希望打造一個東北亞經濟中心。
可惜,現實并不如他所愿,他的名聲早已敗壞,合作伙伴和投資者也紛紛遠離。
盡管如此,牟其中依舊四處奔走,試圖證明自己,但商業世界已經發生了劇變,他的傳統模式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結語
牟其中的經歷折射出商業的復雜與殘酷,也讓人們明白,無論多么宏大的商業夢,最終都得落到法律和道德上。
商業的成功,不僅僅靠膽識和遠見,更需要遵守規則和把握時機。
參考信源 華商韜略2022-6-26——用暖瓶膽換蘇聯飛機,90年代豪賺1.6億!他是中國最膽大的企業家 人民網2018-10-15——我眼中的企業家牟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