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傳統汽車零部件巨頭正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
“中國市場是全球汽車行業的‘健身房’,在這里參與競爭,就像運動員每天接受高強度訓練,最終讓我們變得更快、更強。”法雷奧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 Périllat如是說道。這一形象的比喻來源于法雷奧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洞察:2024年,中國市場貢獻了法雷奧全球17%的銷售額,其中60%的在華訂單來自本土主機廠。如今,中國已成為法雷奧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在前不久結束的2025上海車展上,法雷奧展示了超緊湊型車載雙逆變器、全球首發的激光雷達自清潔系統、無線充電技術等前沿成果,描繪出未來出行的美好圖景。
在最新技術批量化推出的背后,是法雷奧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面對中國車企“卷技術”“卷成本”的浪潮,法雷奧選擇以本地化研發為根基,將品牌從“中國制造”推向“中國創造”。
法雷奧中國總裁周松
“在中國,技術迭代周期比全球平均快30%,3年前的產品基本就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法雷奧中國總裁周松在采訪中直言,這種壓力倒逼法雷奧將研發重心向中國傾斜——目前法雷奧在中國擁有4500名工程師、13個研發中心,覆蓋電動化、智能駕駛、智能照明等核心領域,法雷奧深圳工廠被評為“全球燈塔工廠”,武漢車燈工廠則代表了全球頂尖的智能制造水平。
在產品創新方面,法雷奧針對中國用戶的特定需求,推出了多項定制化解決方案。在電動化領域,為解決用戶的“能源效率焦慮”,法雷奧推出Ineez?無線充電技術與 Predict 4 Range軟件的組合方案。前者作為中國首發技術,通過85kHz 頻段實現7-11kW充電功率,兼容全電壓平臺并支持V2G功能,讓電動汽車成為家庭能源網絡的節點;后者通過實時路況、環境溫度等數據優化熱管理策略,可將新能源車續航里程最高提升24%。對此,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評價道:“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移植,而是針對中國充電設施分布、用戶駕駛習慣的定制化創新。”
在智能座艙領域,法雷奧以“場景定義技術”重構用戶體驗。其與Unity合作推出的Valeo Racer座艙游戲,利用ADAS傳感器實時捕捉道路數據,可生成虛實融合的跑酷場景,將通勤時間轉化為娛樂場景。顧劍民指出:“這本質是重新定義車艙空間價值——當汽車成為移動娛樂中心,法雷奧的角色是提供感知、計算、交互的底層能力,這與傳統零部件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為提升本土化響應速度,法雷奧在組織架構上也進行了優化調整。2024 年將原有的四大業務單元整合為智能系統、視覺系統、動能系統三大事業部。對此,周松比喻道:“就像拼樂高,我們現在能更靈活地組合硬件、軟件、算法模塊,滿足客戶從單個傳感器到全系統集成的多元需求。”
以“安全冗余”為基石筑牢技術護城河
當行業陷入算力軍備賽與激光雷達數量戰,法雷奧以“安全冗余”為錨點構建技術護城河。
顧劍民在回溯法雷奧的ADAS技術脈絡時直言:“過去30年里,我們累計交付超30億個傳感器、超1億個環視攝像頭。這種‘數據喂養’的技術迭代,是新玩家難以復制的安全底座。”第三代SCALA? 3激光雷達的參數印證了這一沉淀——300米探測距離、0.05°分辨率、200米外10%反射率物體識別能力,精準匹配高速公路等高頻場景的安全需求。
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
本土化創新讓這些技術更接地氣。法雷奧中國研發團隊開發的智能安全360系統,通過取消獨立域控制器,利用智能前視攝像頭算力實現系統集成,成本降低30%卻提升20%性能。周松表示:“搭載該系統的Smart車型,去年在歐洲ENCAP安全評測中斬獲五星安全評級,主動安全項目得分第一,證明中國創新不僅能滿足本土需求,更能定義全球標準。”
在驗證體系上,法雷奧中國構建了“三級驗證金字塔”:硬件在環、軟件在環、車輛在環層層遞進,累計使用數萬例真實路況數據訓練算法。“90% 以上的用戶駕駛行為存在不規范,我們必須通過模擬訓練覆蓋極端場景。” 周松強調,這種驗證流程雖延長了開發周期,但確保了產品質量。“就像孕育生命,不能縮短懷孕周期,但可以通過優生優育提升胚胎質量。”周松比喻。
周松進一步表示:“法雷奧不做全能者,而是聚焦核心技術 —— 例如激光雷達、智能熱管理、跨域集成能力,這些領域需要數十年積累,難以被短期突破。”這種戰略定力,在2025上海車展的技術矩陣中清晰可見。無論是全球首發的激光雷達自清潔系統,還是中國首發的無線充電技術,均指向“高壁壘、長周期” 的技術賽道。
構建多層次協同合作體系
面對主機廠自研與科技公司跨界的雙重挑戰,法雷奧以“Go together”戰略重新定義Tier 1的生態位。周松將這種轉型概括為“三層次協同”:內部事業部融合、外部主機廠聯合、跨行業技術共生。
在內部協同方面,智能系統與視覺系統事業部協同開發的“傳感器-照明集成模塊”,將激光雷達與車燈融合設計,減少車身開孔數量,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這種跨事業部的合作模式,提高了產品的集成度和性能,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在外部合作上,法雷奧展現出“彈性供應鏈”的智慧。其與地平線的合作從芯片-算法協同,逐步升級為聯合開發。顧劍民透露:“我們在泊車場景中共享傳感器數據,地平線優化芯片能效,法雷奧打磨算法模型,這種深度綁定使艙泊駕一體方案的開發周期縮短。” 這種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得雙方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加速產品的研發和上市進程。
在與新勢力車企的合作中,法雷奧創新性地采用技術授權模式——向客戶開放部分算法接口,允許其進行本地化功能定制,同時保留核心驗證環節。“這既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又確保安全底線。”顧劍民說。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增強了客戶黏性,還提升了法雷奧在產業鏈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跨國協同層面,“Local for local”戰略成為應對貿易壁壘的利器。周松稱,法雷奧中國生產的產品90%供應本土市場,不足10%出口,但技術共享比例高達80%。例如武漢研發的15mm超薄照明模組,先在中國量產搭載于領克Z10,成熟后輸出至歐洲工廠,規避了歐盟對“本土供應鏈比例” 的政策限制。“這種‘技術出口’而非‘產品出口’的模式,既符合各地法規要求,又能快速復制中國創新成果。”周松總結道。
法雷奧用實踐證明,真正的本土化并非簡單的產能轉移或技術適配,而是從研發邏輯、組織架構到生態協同的全面重構。這種重構既需要企業追求技術創新,又要在體系能力上保持穩定,以在市場競爭中穩步前行。
當法雷奧將中國創新輸送到全球價值鏈時,其意義已超越單一企業轉型的范疇。這不僅是一家跨國公司的戰略選擇,更是全球化浪潮時代,傳統產業巨頭在“傳統制造”與“開放創新”間尋找平衡的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