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金穹”防御系統,3年內攔截全球導彈?
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了一項耗資1750億美元的“金穹”天基導彈防御系統發展規劃。這一計劃旨在通過建立一個由數千顆小型衛星組成的衛星群,實現對來自全球甚至太空發射的導彈的攔截。特朗普表示,該系統將在3年內全面運轉,并希望在其任期結束前完成。
然而,這一被特朗普稱為“星球大戰2.0”的計劃,卻引發了廣泛的質疑和爭議。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專家湯姆·卡拉科指出,該項目在技術研發和資金安排上都面臨嚴峻挑戰,且特朗普設定的時間表進一步增加了項目的實施難度。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甚至預估,“金穹”計劃在20年內的總成本可能高達831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開支,讓不少專家質疑其是否會導致美國財政“入不敷出”。
從技術層面來看,“金穹”系統的核心是利用天基攔截器對來襲導彈進行探測和摧毀。然而,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等高超音速武器并非易事。這些導彈從敵方領土深處發射,以高超音速返回地球,且可通過誘餌迷惑攔截器。此外,軌道系統復雜且昂貴,還容易受到反擊。美國“科學家聯盟”的物理學家勞拉·格雷戈警告稱,集群發射或攻擊衛星本身可以擊潰“金穹”這樣的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宣布“金穹”計劃時,特別提到加拿大有興趣加入該計劃。加拿大一直以來在軍事安全領域與美國聯系緊密,若加入該計劃,一方面能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關系,在北約體系內提升自身地位;另一方面,也試圖借助美國的先進技術,提升自身的國防安全水平。但這一舉動也可能使加拿大更深地卷入美國主導的地緣政治博弈中,面臨更多潛在風險。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則稱“金穹”計劃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對于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等國日益增長的“威脅”至關重要。然而,這種將“金穹”系統視為對抗中俄的工具的做法,不僅無助于緩解緊張局勢,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劇太空軍備競賽。
“金穹”計劃的提出,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的安全,但從長遠來看,其背后隱藏的是美國試圖通過技術優勢維持其全球霸權的野心。然而,歷史經驗表明,任何試圖通過軍事優勢來實現單極霸權的企圖,最終都難以持久。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的安全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通過對話與合作,才能真正實現持久和平與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