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盾構管片拼裝機完成第4167環管片拼裝,久隆水庫充水隧洞建設迎來重要節點——我國水利行業首次高瓦斯地層盾構施工成功突破5公里大關。這項由成都環境集團久隆公司打造的水源工程,一舉攻克行業級施工難題,開創了國內水利工程盾構穿高瓦斯地層的全新示范。
據悉,久隆水庫建成后,將成為成都東部新區核心水源工程,可滿足成都東部新區空港新城和簡州新城155萬人綜合用水需求。
作為水利行業首例穿越高瓦斯地層的盾構工程,久隆水庫充水隧洞施工面臨復雜的地質環境,以及掘進距離長、通風難度大等施工挑戰。在困難與挑戰下,該公司創新構建“防爆盾構+智能通風+雙電源保障”體系:在盾構機生產階段對設備進行全面防爆改造,取得防爆專項認證,有效降低設備自身安全風險;構建由兩臺(套)高性能壓入式風機與復合阻燃風管組合的通風體系,實現百米漏風率小于1%,確保隧洞通風滿足要求;配備雙電源保障和應急備用電源,可預防極端斷電風險,為盾構施工及隧洞緊急供電提供堅實保障。
在幽深的隧洞內,14組高精度傳感器如同“電子哨兵”24小時緊盯甲烷濃度、捕捉風速。該公司通過布設監測點、配合人工巡檢,構建起隧洞有毒有害氣體和通風狀態的立體感知網絡。
數據顯示,自2025年實施局部風扇、強化壁后注漿、每80米施作雙漿液止水環等新工藝后,有效阻斷瓦斯逸散通道,瓦斯預警次數斷崖式下降98.95%,為消除安全風險筑牢技術防線。
針對高瓦斯隧洞盾構施工的特殊性,該公司對14類重點工序實施“人工巡檢+智能系統復核”機制,為現場施工行為規范制定了工作準則;通過建立“日復盤、周總結、月提升”工作機制,對日常掘進指數進行分析和評價,動態優化刀盤扭矩、推進壓力等12項核心參數,成功解決瓦斯逸散、刀盤結泥餅、螺旋機噴涌等技術難題。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圖據成都環境集團
編輯 陳怡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