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在一些旅游景區、大街小巷都拍攝到“擺地攤”的蜜雪冰城,各式各樣的三輪車、人力車、保溫箱上貼著花花綠綠的宣傳海報,撐起蜜雪冰城的紅色招牌,不禁讓游客們心生懷疑,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有記者迅速開展了調查,好消息是:賣的各類飲品是真的蜜雪冰城出品。壞消息是:黃牛加價賣給你了。
沒錯,蜜雪冰城也有黃牛,或者說是“二道販子”。一位博主公開了他的“創業”思路。通過外賣平臺批量購入蜜雪冰城 3.6元 / 杯的檸檬水,在景區以 6 元 一杯轉賣,3.5 小時售出 98 杯,凈賺 254 元。這一操作放在網上后,迅速引發全網熱議,甚至登上熱搜榜,被網友稱為 “商業鬼才” 的賺錢教科書。
這一現象并非孤例。在武漢東湖、長沙橘子洲頭、杭州西湖等熱門景區,以及一些距離蜜雪冰城店面比較遠的地方,類似的 “蜜雪冰城代購擺攤” 視頻大量涌現。這些攤主普遍采用 “保溫箱 + 冰瓶” 的冷鏈方案,選址集中在景區入口或人流密集區,通過懸掛蜜雪冰城招牌、標注 “官方正品” 等方式吸引消費者。數據顯示,部分攤主單日銷售額可達千元,利潤率超過 40%。
這一現象也和景區比較貴的飲品有直接關系,當景區的礦泉水賣到5元,飲料賣到6-10元的時候,這6-7塊錢一杯,涼爽味道好的“原裝”蜜雪冰城檸檬水就相當有性價比了,蜜雪冰城低價策略在景區等封閉場景中形成了天然的套利空間,攤主通過外賣平臺實現 “線上下單 + 線下提貨”,用保溫箱解決冷鏈運輸問題,精準捕捉了景區消費的即時性需求。
那么這種行為違法嗎?有關律師指出:轉賣行為本身并不違法 —— 消費者購買商品后擁有處置權,品牌方無權約束轉賣行為,反而品牌方若限制轉售價格可能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轉賣者擺攤使用“蜜雪冰城”招牌及logo的行為,只要無惡意侵犯商標權、未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一般不認為構成侵權,前提是你售賣的是真的蜜雪冰城。
其實這還是一個雙贏的商業行為, 攤主利用品牌影響力獲利,品牌方則被動獲得免費曝光,并增加了銷售量,雙方在灰色地帶達成微妙平衡。
在信息過載時代,聰明人如何通過精準洞察、快速驗證、小步迭代的方法論,將復雜商業問題拆解為可執行的簡單行動 —— 這不是 “投機取巧” 的捷徑,而是 “化繁為簡” 的能力躍遷。在別人感慨 “差價好賺” 時,他們正在構建 “人、貨、場” 的微型商業閉環。這種將復雜商業規律轉化為簡單行動的能力,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 “聰明錢” 密碼。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社會新聞,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關注我,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