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南海這邊又出事了,一架美國空軍的RC-135U電子偵察機,帶著它的空中加油伙伴KC-135R,像得了導航指令一樣,直奔中國廣東汕頭外海。
它們停在了距離中國領海基線還不到一百海里的地方,就開始了沒完沒了地轉(zhuǎn)圈、偵察,對方的這一舉動擺明了就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抵近作業(yè),明目張膽地把前哨站搭到了咱們家門口。
當然我國的解放軍也沒有坐以待斃,飛行員直接駕駛著殲-16給美軍機帶來了一個強硬警告,現(xiàn)場氣氛一下子就緊張到了極點,搞不好就要出問題!
美國偵察機貼臉挑釁?
這架RC-135U可不是普通飛機,它有個響亮的外號叫“戰(zhàn)斗派遣”,是美國空軍手里的尖刀,專門干電子情報收集的活兒。
飛機上的傳感器精密得嚇人,據(jù)說能隔著幾百公里,把地面雷達的開關(guān)機頻率、導彈發(fā)射時的遙測信號,甚至各種無線電通訊里的那些細微動靜,統(tǒng)統(tǒng)一網(wǎng)打盡。
更厲害的是,它還有KC-135R這個移動加油站跟著,讓RC-135U想飛多久就飛多久,擺明了是要在這里打一場“持久戰(zhàn)”式的情報收集。
這架“電子幽靈”跑來,他的目的再清楚不過了,美國人就是想把中國南部戰(zhàn)區(qū)沿海這一大片關(guān)鍵區(qū)域的雷達怎么布的、指揮系統(tǒng)怎么連的、整個電磁環(huán)境啥樣子,摸個底朝天。
每次雷達開機開了多久,每個通訊頻道啥時候用過,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它都要努力記下來,這些數(shù)據(jù)拼到一起,就能慢慢勾勒出一幅中國防御體系的“電子地圖”。
要是將來真有什么事兒,美國就能按圖索驥,精確地進行電子干擾甚至攻擊,不得不說,美國的這份心思,要多陰險有多陰險。
這次美國專門針對中方軟肋的情報刺探,絕不是什么碰巧路過,而是美國長期有部署、有計劃行動的一部分,說白了,這就是看不見的“科技冷戰(zhàn)”在天上打響了。
既然美方拿出面對的這種“貼臉”偵察,但咱中國也不是沒有招。
現(xiàn)代戰(zhàn)爭電磁波段的你來我往早就成了關(guān)鍵,我們可以用頻譜管理技術(shù)把自己的信號偽裝起來,或者放出一些假的電磁信號去迷惑對方的接收器,讓它分不清真假。
而且在需要的時候,嚴格控制自己的信息系統(tǒng)使用,少發(fā)出信號,也能從源頭上讓對方無處可探。
空中的警告變成輿論戰(zhàn)場
美國人這次來的目的,除了收集情報,還有一層更深的考慮,那就是拿著國際法里“航行自由”的規(guī)定當幌子,給自己的越界行為找借口。
雖然他們的活動區(qū)域和性質(zhì)早就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航行”,同時,他們也是小心翼翼地在試探中國到底能忍到哪一步。
他們似乎覺得,就算中國之前通過巴基斯坦空軍用殲-10C打下“陣風”的例子,間接秀了同類戰(zhàn)機的肌肉。
但真面對美軍赤裸裸的挑釁,中國大概率也不會輕易動武,采取直接攻擊這樣“過激”的手段,仿佛就像他們篤定中國不敢開第一槍。
可他們怎么也沒想到,解放軍的反應快得讓人意外,更是讓人措手不及,警報一響,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一架殲-16重型戰(zhàn)斗機立刻加力升空,直接奔著目標空域去了。
這架中國戰(zhàn)機沒有客氣,它選擇了一個非常直接、非常有壓迫感的方式,以一個高速的橫穿動作,直接從RC-135U偵察機的機頭前面掠過。
殲-16可是個大家伙,雙發(fā)重型戰(zhàn)機那強大的發(fā)動機噴出來的氣流,形成的“空中尾流”,瞬間就把龐大的美軍偵察機機體給吹得上下左右劇烈顛簸,估計坐在里面的飛行員都開始手忙腳亂了,趕緊調(diào)整姿態(tài)才穩(wěn)住飛機。
中美戰(zhàn)機的這種近距離的“過招”,意思非常明顯,就是表示這里不歡迎你,趕緊走,這是最直接、最強硬的警告。
這一下空中的“遭遇”,很快就從天上打到了地面,變成了輿論場上的嘴仗。
事情一發(fā)生,美國印太司令部就跳了出來,反咬一口,指責中國殲-16飛行員的攔截動作“不專業(yè)”、“具有危險性”,這樣一來,反而給自己打扮成了“受害者”的樣子。
美方的這種“倒打一耙”的套路,在一些人看來,有點像“碰瓷”,美方先主動跑到咱家門口進行挑釁性的活動,侵犯我國的安全利益,中方只是采取了必要的、符合國際慣例的驅(qū)離、警告措施。
反而美方就立刻就換一副嘴臉,跑到國際舞臺上大喊大叫,說人家是“威脅”,想博取同情或者拉盟友站隊。
可不管怎樣,中國的立場一直都清楚明白且堅定,美國偵察機帶著加油機,在中國領海外圍長時間轉(zhuǎn)悠,這本身就是一種軍事上的挑釁,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了中國的國家安全。
雖然中國一直都說要和平相處,但這并不代表著別人就可以在自家門口為所欲為,更不會在涉及主權(quán)和安全的核心利益上退后一步。
美方言行不一的“誠意”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種軍事壓力沒停下來的時候,美國國防部長那邊卻有消息傳出,說他正在積極尋求和中國國防部長通電話,對外說的是為了“管控風險、加強溝通”。
美國一邊派飛機軍艦在中國周邊玩“擦邊球”,制造緊張氣氛,一邊又伸出手說想談話,這種做法在中國看來,根本沒什么誠意。
眼下美國的這種方式更像是一種“邊打邊談,邊壓邊探”的姿態(tài),想在軍事施壓的同時,摸清楚中國的反映底線和談判籌碼。
但中國也不是沒看清美國的小把戲,如果美國想談也可以,但是必須拿出真正的誠意,把那些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動作先停了,否則,無論談多少次,也不會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結(jié)果。
面對美國這種沒完沒了的越界行為,中國也不是沒有別的牌可以打,除了技術(shù)上的電子干擾,派像殲-16D這樣的專用電子戰(zhàn)飛機去更近距離地伴飛、監(jiān)視,甚至直接進行電子壓制,這信號會更強硬,簡直就是在美軍偵察機面前立起一塊巨大的“警告牌”。
如果局勢真進一步升級,中國完全有可能擴大電子戰(zhàn)的范圍和強度,在特定時間、特定區(qū)域,讓美軍的電子設備暫時“失聰失明”,以此來證明中國的反制能力和決心。
更何況,不斷加強自己的領空和附近空域防御體系,提高對那些不請自來者的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確保任何越界的“客人”都可能面臨有來無回的風險,這都是理所當然的。
必要的時候,通過發(fā)射射程合適的警告型導彈,讓對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擦槍走火”的危險就在眼前,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選項。
畢竟南海是中國的南海,維護自己的主權(quán)、安全和發(fā)展利益,這是誰也無法動搖的意志。
參考信源
信息來源:FLIGHTRADAR24航班系統(tǒng)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